走进扎赉特旗音徳尔第三中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承儒蕴雅见贤思齐”的校训格外显眼。举目望去,让人眼前一亮,只见所有的建筑区划均以“雅”字命名:雅学楼、雅思楼、雅士楼、雅贤楼、雅惠楼、雅艺厅……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2+3+N”模式:校园达人风起云涌
“这些井盖上的涂鸦都是我们自己设计作画的。”学生王伟指着地上很抢眼的井盖说。
为井盖披盛装、让井盖讲故事,只是音德尔三中开展儒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小部分。校外5000米师生卷状手绘围墙与参差错落的树木融为一景,校内儒雅文化柱与两侧竹简诗词文化墙遥相辉映,景观灯四周印的是必背古诗词……
行走在三中校园内,随时都可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置身于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被浓郁的儒雅文化包围着、浸润着,感染着。每一栋楼、每一条路的命名无一不出自于儒学经典、无一不富有教育意义,透露出儒雅之气。
学校走廊文化、寝室文化、雅趣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典故,一幅幅古代故事檐画趣味盎然,让师生在健康、和谐、优雅的环境文化中,继承儒学之风,接受美的熏陶。
在学生宿舍楼,顺着贴满优美诗词、立德名言、立志标语的台阶上楼,两侧是学生们自己设计、创作、装裱的字画、剪纸、刺绣等作品。校园里每一处风景都浸润着育人的情怀。
干净整洁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学楼大厅有为家庭困难学生准备的随用随取的无人诚信超市……浓郁的文化氛围对规范学生言行起到无言的教化作用。
谁能相信,如此生机勃勃、雅致独具的学校,在15年前是“垃圾纸屑随处乱扔、打架斗殴成常态、不比成绩只比拳头”的全旗排名最低的学校。
“当时我们学校生源一般,学生入学成绩低、偏远村镇生源多、住宿生占比近一半,那年全校663名学生无一人考入重点高中。”校长李秀芬回忆说,为了把校园打造成学生幸福成长的书香圣地、育人基地,变强制管理为无痕教育,变强堵硬塞为疏通引导,让踢门的脚去踢球,用打架的手来打鼓,经过15年的不断摸索,在“2+3+N”社团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以“打造环境文化为表、传承儒家文化为心、蕴育文雅品质为筋、素质拓展课程为骨”的校园文化机体。
所谓“2+3+N”社团管理模式是扎赉特旗音徳尔第三中学的一大特色。即教育每名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其中必选一项为足球;学习三节艺术课程,其中必选两项为软笔书法和手工制作;培养N个高雅兴趣。
当空气中牙签肉、煮水饺、葱爆肉的香味扑面而来,你会以为是来到了食堂,实际上是学校的烹饪社团开灶了!在社团活动的现场,只见10个炒锅一字排开,火舌飞溅,热气腾腾,穿着音德尔三中校服的学生系着围裙,在教师的指导下舞动炒勺,烹饪社团瞬间被热气、香气笼罩。
这不是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教学,更不是别开生面的厨艺大赛,而是音德尔三中趣味小组课程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具体表现。“我们学校已组建器乐类、美工类、社科类等6个大类181个社团。”校长李秀芬边说边领着我们走进社团活动现场,伴随着我们而行的有弈棋落子的棋声,有金石丝竹的乐声,有创意剪纸时师生的笑声。
管理课程化、选择自主化,各社团组织有序顺畅、流转自然,学生参与率达100%。值得一提的是,社团内所有教师,均为本校任课教师兼职,老师们不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还主动与学生进行研讨、共同创造,目前,全校师生已经研发34项操作性强、儒雅文化气息浓厚、适应当地发展的校本课程。
在“2+3+N”社团管理模式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才艺突出、能力较强的各类达人。魔方达人万里劼凭借超乎常人的手速和思维,让学校刮起一阵魔方旋风;足球小将王志达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初中生足球联赛并接受CCTV5专访……
音德尔三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呵护每一个梦想。初一学生吴志凯在通过全国钢琴十级考试后有一个心愿,他希望自己能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得知此事后,音德尔三中教师给予他前所未有的支持,为了让吴志凯的音乐会成功举办,11位老师忙前忙后。演出那天,吴志凯特意去理发店做了一个帅气的发型。台下是520名自发前来观看演出的同学,当音符如行云流水般从吴志凯的指间倾泻而下,梦想不但照进现实,更照亮音德尔三中学生的心——在支持追梦的校园,自己的未来会有千万种可能。
青年教师李树颖是学校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她的推动下,机器人社团于一个月前正式成立,作为181个社团中最年轻的社团,现已有12名学生报名参加。
史婷婷老师带领19位同学进行十字绣手工创作:“十字绣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韧劲,带领她们一针一针的完成作品,我也特别有成就感!”
丝网造花、十字绣、剪纸、书法、国画等社团用自己的作品装饰着学校的走廊、食堂的梁柱。部分学校和机关单位也与音德尔三中签订了手工作品订单。稚气未脱、不忘初心的作品最难能可贵、颇受人喜爱。
读书达人刘冕戴着眼镜,举手投足间礼貌而自信,他微笑着说:“在学校的熏陶培养下,我发现读书比打游戏更有意思,而且会让人越来越上瘾!”他最近正在读的书籍是《战国策》,其中燕王筑台并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的故事最让他有感触:“这种给各类人才广阔平台和发挥空间、支持每一位人才全方位发展的模式,和我们学校太像了,在这里,我们的爱好能培养、素质能提高、梦想能实现,这让我们很幸福。”
“诚信式”晚自习:这里的课堂静悄悄
中考临近,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们进入了紧张的临考状态。晚8点,当我们来到音德尔三中初三5班教室窗外,向里望去,只见座位上坐得满满的,这里并没有老师的身影。同学们心无旁骛,各自复习着功课,课堂一片静悄悄。
学校现有1161名住宿生,每天晚上有30余个教室供学生进行自习,在过去需要近40名教师来进行统一管理,而如今,音德尔三中大力实施“诚信式”晚自习,无教师现场管理,却实现了“这里的课堂静悄悄”的效果。校学生会主席李海航表示,诚信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更是班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承儒蕴雅,见贤思齐。音德尔三中在办学中不仅注重传承,更践行比学赶超、追求共同进步。
按照“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课程标准要求,音德尔三中开设阅读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阅读需求,分类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晨读”和“夜读”确保了学生在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上。
除了“晨读”和“夜读”,学校还开展“午写”“晚清”来加强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午写”即利用午间25分钟进行书法练习,可喜的是这已经成为学生们的生活习惯,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千名学生在雅品厅进行软笔书法展示,以笔会友、以书言志,写字横平竖直,做人堂堂正正。
“晚清”即学生们利用学校的空中课堂,对存在疑惑的问题进行当天消化。各学科值班教师耐心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高,调动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校开展了类似“晨读”“夜读”“午写”“晚清”等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活动,养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守纪律风气,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走出去请进来”:蓄满传道授业“一桶水”
“同学们,烹饪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豆浆中加入食盐,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豆腐脑;我们用一个多小时用小火把肉煮熟焖烂,就是为了促使其蛋白质分解,使它更易于被人体吸收……”趣味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将教学课题融入学生素质教育成为音德尔三中教师的新乐趣。如今,化学课教师赵今女还是学生烹饪社团的带队教师。
“培育文雅学生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儒雅的教师群体。作为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初中三年,绝大多数时间和老师待在一起。老师的形象和心态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着学生的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校长李秀芬说,儒雅的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才能令学生由衷敬佩进而信服,达到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善其学的和谐状态。
为了给学生一杯水,先让自己拥有一桶水。音德尔三中的老师们多年坚持手抄笔记百段、阅读文章百篇、问访家长百次、采集亮点百张、感动他人百次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开展示范课、总结课、比武课、一周追踪听评课等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增强了“教”和“学”的效果。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众多优秀模范教师,张洪林连续6年每天早晨提前1小时到校,查校舍、访学生,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田会军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每天在校学习工作时间达13小时以上……比业务、树师德,比奉献、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在音德尔三中形成气候。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教师的培养。音德尔三中采用“以培训代替奖金”的方式对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取得的成绩越大,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规格越高。
据李秀芬校长介绍,这种奖励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音德尔三中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以及校内培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
“送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他们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