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学网 > 都昌县 > 正文

都昌一中校史摭拾:向法宜与任远中学的创办

日期:2024/4/10 16:12:0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11-16

下方卡片关注都昌之声,加★星标★

于都昌读书人,有人将都昌一中、都昌二中比作本地高中的“北大”与“清华”,两校双峰峙立,立德树人,放飞了多少高中学子的梦想。

座落于都昌县城西区的都昌县第一中学,其校史的起点可追溯到民国二十年(1931),都昌知名人士在县城考棚旧址筹创的县立初级中学,开办招了一班学生39人,校长由时任县长李孓云兼任。然因江西省教育厅不予备案,同年改为都昌县立乡村师范,学制两年,第一届学生毕业36人。乡村师范办了四年,毕业两届两个班就停办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时任县长彭学游及都昌名流曹伯溪、黄吉人、罗云秋等,以停办的县立乡村师范校产及部分教职员为基础,复办县立初级中学,彭学游兼任校长。同年日机轰炸县城,学校迁至茅铺桃树岭沈家祠堂(今属大沙镇辖),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中赓续学脉,宣传抗日、宣传革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更有一批学生怀一腔热血,奔赴抗日前线。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长彭学游卸职,由校务主任黄吉人(都昌镇细堰黄村人)任校长。民国三十三年(1944),黄吉人恪守操守,鞠躬尽瘁,病逝于校长任上,程璜(汪墩人,北大毕业)接任校长(此段历史“传家训扬新风”系列之大沙镇桃树岭沈村篇《桃李成蹊》已详叙)。抗战胜利后,学校由大沙茅铺岭迁回县城原址圣庙(在彭家角附近的县公安局老办公楼处)。1949年5月12日二野部队解放都昌后,县立初级中学与私立任远中学合并,成立县立联合初级中学,校址设任远中学旧址。1958年,县中增设高中部。这就是都昌一中1949年前后的一段简史。

都昌一中党委书记袁华诚2023年11月3日为学生上大思政课

都昌一中从1931年创办,至今已历92年了。都昌一中现任党委书记袁华城、校长袁小荣有志于在学校成立95年之际,编纂出版《都昌第一中学校志》,邀我为其校志搜集、存录些资料。我想,编志书我是门外汉,我所能做的,是尽力参与一些与校史相关的重大事件和典型校友材料的挖掘和书写。尽管我的高中学业是1978年至1980年在家乡多宝中学完成的,无缘求学于都昌一中,但作为宣教系统的一名老兵,我想以书写的姿态,向这所有着厚重人文底蕴和辉煌育人业绩的都昌名牌中学致敬。家国情怀可联为一体,究实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所以,在刊文体例上,我将摭拾都昌一中校史的文章,一并纳入我的“传家训扬新风”系列。

县一中关心下一代工作报告厅会现场

书写这个子系列,我全凭手头占有的素材和有限精力的安排而着笔,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在表白一番上述开篇语后,今天刊发的首篇,钩沉的是关于私立任远中学的创办者和惟一任职校长,亦是县中在都昌解放后的第一任校长向法宜先生的人生经历。

县志里的向法宜传略

向法宜先生1902年8月出生于都昌向家坂村(今属汪墩乡杨坞村委会所辖),1988年4月病逝于南昌。在他86岁的岁月里,走过了怎样的人生轨迹呢?我们且来转录《都昌县志》(199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卷三十七·人物”里关于向法宜先生的传略:

向法宜先生铜像

向法宜(1902-1988),又名向义。汪墩乡向家坂人。1919年赴南昌求学,经补习一年,1920年考入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潮,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转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奉命至景德镇发展组织,曾任中共景德镇小组组长、支部书记、市委书记等职。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都昌,领导了汪墩起义,旋失败,被通缉,遂化名李华白,潜赴上海寻找组织。1928年秋恢复关系,于法南区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7月,任沪西面粉厂总工会委员会书记。同年9月,因参加组织活动被捕,判刑半年,在狱中坚持斗争。出狱后与组织失去联系,转赴广东惠阳等地任教员。“七七”事变后返赣,与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取得联系,受命参加组织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江西战地工作队,任第8大队队长,尔后率队至都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9年黄道牺牲,再次与中共组织失去关系。此后,先后任江西省民政厅视察员,星子、都昌县长,期间,继续参与组织抗日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镇压和平民主运动,便于1946年与何世琨、曾伯雄等一道,在南昌创办《自由半月刊》。1947年春回都昌,创办私立任远中学,任校长。8月,至南昌参加组建江西民盟组织,为民盟江西临时支部工作委员会领导人之一。淮海战役后,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斗,辗转都昌、景德镇等地宣传中国共产党有关政策,策动国民党官兵起义,使两地均得以和平解放。随后,又担任都、湖、彭三县边区剿匪收枪自新委员会主任,对于维护地方治安,保护国家人民财产,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右)2023年初秋采访向法宜之子向天启(左)

1949年6月,被选举担任改组后的民盟江西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和秘书处主任。1950年春奉调南昌,参与建立人民政权和政协工作。历任民盟江西省支部第一、二届委员兼秘书处主任、民盟江西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民盟南昌市临时工作委员会主委,出席过民盟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还当选省人大代表,先后被任命为省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检察署委员、省政协常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委员、市政协常委。其后虽多年身处逆境,仍立场坚定信赖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之后,被选为民盟江西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顾问,省政协委员,南昌市政协第七届常委。1988年4月,因患胃癌不治于南昌逝世。

关于向法宜光荣而不平凡的一生,不妨在《都昌县志》的此传略上,勾勒出他几个人生的闪光坐标。

向法宜遗照

一是向法宜是景德镇市党组织的创立者,且为中共景德镇市委第一任市委书记。1925年夏,中共南昌特别支部派遣向义(法宜)回景德镇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在瓷业工人中开办“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民夜校和“通俗讲演所”,宣传马列主义,对劳动人民进行启蒙教育,姚甘霖、何燮、陈铭珍等作为党组织发展的重点对象。1926年2月,中共景德镇市第一党小组在市郊南山沙陀庙(今属昌江区竟成镇银坑村所辖)成立,向义任党小组长。沙陀庙今已不存,其原址立有中共景德镇第一党小组诞生地纪念碑。1927年5月,经中共江西区委批准,成立中共景德镇市委员会,向义为第一任书记,当时景德镇有党员70余名。

二是向法宜是民主同盟江西省组织的创建者和发起人之一,也是景德镇市、都昌县、鄱阳县民盟组织的创建人。在都昌县文联办公楼入正门左侧,民盟都昌县总支在办公地开设了“向法宜先生纪念馆”,有关部门正着力就近打造法宜广场。

都昌“向法宜先生纪念馆”

三是向法宜民国年间曾先后担任过星子县、都昌县两县的县长。1945年7月,江西省主席曹浩森(都昌周溪人)任命时任江西省民政厅视察员的向义担任星子县县长,星子县政府抗战期间一度迁都昌三汊港。8月初,日本侵略者投降,向义代表星子县政府由都昌渡河去秀峰接受日军两个团的投降。1945年9月,向义转任都昌县政府县长,至1946年6月被罢官。向法宜担任两县县长期间,不与国民党的腐化政权同流合污,亲民上有好口碑。

向法宜出席政协会议

四是向法宜担任私立任远中学的校长之前,也有一些教育背景的历练。1929年秋,经党组织介绍,向法宜在上海的泉漳中学教书,所教主课是新闻学。向法宜曾任上海太平洋通讯社(后改震旦通讯社)记者,当年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冯任(都昌土塘人)化名王逸吾,以太平洋通讯社驻武汉办事处记者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就是向法宜给办冯任办的记者证件。泉漳中学是福建省泉州、漳州旅沪同乡会合办的,设在上海华龙路,校长吕炳水是中共党员。1932年春,向法宜的妻弟刘一燕(即中共都昌县委第一任书记刘越,汪墩老屋刘村人)在广东惠州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校长,邀向法宜去任教,同时调养在上海国民党监狱受到摧残的身体。该校停办后,刘一燕回沪,向法宜留在惠阳佘山中学任教导主任,兼惠阳简师教员,与后来成为著名艺术家的赖少其在佘山中学相交甚笃。赖少其当年送给向法宜的木刻画《集体的力量》,向法宜一直留在身边作纪念。

私立任远中学的创办

我们来追寻1947年向义(法宜)创办私立任远中学的起始。

1981年向义(后排中)在都昌南山合影

向义1983年3月在时年81岁于北京女儿家怡养天年时,工工整整地写过一份《向法宜经历》,概述了他的一生。此文在2016年8月出版的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主编的《江西文史》(第12辑),以《天上晓珠破夜幕,人间晴宇见朝霞——回忆从事革命工作的风雨征程》公开发表,此时向义已辞世8年,是其子向天启先生整理投稿的。在这篇向义亲撰的“自传”性的文章中,如此着墨私立任远中学的创建:“1947年春,我想从教育着手改造社会,得到地方人士支持,以三百袋面粉(美援)作经费,创办任远中学。以刘士毅为董事长作掩护,免遭猜疑,但还有反动分子发传单,说我是共产党。我以不变应万变,竟把学校办起来了。学校得不到立案,又无常年经费,困难重重,一方面只有开荒植桐,采用陶行知办学‘教、学、做’的精神,师生一齐动手,向自然界要经费;另一方面希望全国大解放,热烈盼望共产党到来。”

向义故里向家坂村牌

1993年版《都昌县志》“卷二十七·教育”对“私立任远中学”的创办有如下文字记载:“民国36年春,县人向法宜筹备创办私立中学,得到刘士毅的支持,搞到善后救济面粉30袋(此处有误,应为300袋),加之在景德镇进行了一些募捐。作为办学经费。校址设磨剑池旧址,校名初以刘士毅别号‘任夫’命名,经刘士毅改为任远,取‘任重而道远’之意。校长向法宜,有教员11人,开办时招收学生3个班。都昌解放时,该校有初中5班,学生160人。解放后并入县立联合初级中学。”当时的都昌,有县立初级中学,在圣庙办学。作为私立的任远中学,以300袋面粉折价起家,在县城金街岭下的磨剑池(即都昌一中和任远中学老校址处,现为金街岭巷一带)创办。磨剑池之磨剑人不是凡人,相传为东晋时的仙人苏耽。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卷之一·名胜”对都昌古八景之一的“苏仙剑池”有注释“传是苏耽居元辰山时往来此地,佳池水之清冽,为之砺剑”。创办之初的任远中学其窘境从“植桐”一幕可知——老师带着学生在周边垦荒栽植桐树,以售桐籽换钱,自力更生,贴补办校费用之不足。当然,植桐亦成为一种很好的劳动育人课。

向家坂祖祠

担任私立任远中学董事长的刘士毅何许人也?刘士毅(18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