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0-07-04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马利)“成功啦!”“看,我们的卫星上天啦!”……7月3日中午,高中生吴昊煜在手机上,跟同学们隔屏庆祝。当天11时10分,“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吴昊煜所在的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参与了卫星研制全过程。
图为“西柏坡号”卫星出征仪式。河北日报通讯员黄利伟摄
作为中国第二颗中学生科普卫星,“西柏坡号”是一颗立方体卫星,整星发射状态重量约3公斤,设计寿命6个月。星上搭载了一台微型光学遥感相机、一块可由地面注入程序的可编程教育载荷和一个天地对比实验室载荷,可以实现回传地面影像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物理实验数据比对等功能。
图为鹿泉区第一中学学生与“西柏坡号”卫星合影。河北日报通讯员黄利伟摄
“一颗卫星,承载了几届学生的梦想。”鹿泉区第一中学校长杜占中介绍,为弘扬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爱国主义情怀,2017年4月,该校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建设一个卫星联合实验室、设计制造发射一颗立方星、开展航天校内和校外研学课程等。
普通高中的学生如何能驾驭起卫星这一高精尖的技术?“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副总师魏军介绍,此前他们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一方面,从2017年起,通过讲座、实验、观摩等方式,为学生进行航天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对各环节进行细分,让中学生尽多地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
图为参与卫星研制的部分学生(资料片)。河北日报通讯员黄利伟摄
“我几乎参加了卫星研制重要节点的评审会,全面了解微纳卫星的研制过程。”高二15班学生周京慧自豪地说,从高一起她就开始了“航天之路”。“除了航天讲座,最开心的是去航天科研单位学习,我们去过廊坊、北京、烟台,还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相关专家表示,通过深度参与的模式,学生们从卫星任务分析、方案设计、产品研制、整星集成测试与试验、卫星发射、卫星在轨操作和管理、载荷应用等方面全面了解微纳卫星的研制过程。
鹿泉区第一中学指导教师黄利伟介绍,有了这些积累,学生们为科普卫星设置了许多有趣的太空实验任务。微型光学遥感相机,入轨后开展对地拍摄和数据应用,并由学生团队结合地理课程和编程课程设计,对卫星的拍照任务进行程序控制;卫星在轨期间,学生可通过学校的卫星地面站开展卫星软载荷接受实验;卫星提供UV频段通信载荷,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通过卫星开展语音转发和接收卫星遥测信号等实验。
除了专业上开拓视野,学生们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也学到了严谨的科研作风。吴昊煜介绍,6月14日他和同伴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参与卫星装仓。“装仓前,需要吹干净太阳能帆板上的灰尘,一个枯燥的操作,专家们反复检查,重复了十几遍。看了非常受启发,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以前很多学生有航天热情,现在这种热情正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在与学生的频繁互动中,魏军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集训时,有的理论涉及到大学微积分知识,考虑到中学生知识水平,没有深入讲解。”出乎意料的是,当天晚上,学生们就查资料,掌握了繁复的公式。
用航天技术播种科学梦想、弘扬科学精神。魏军表示,该卫星的研制为我国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参与科技探索的平台,将组织学生们继续参加卫星在轨测控工作,让他们在与卫星各系统设计师的相处中更加直观地感受航天事业的魅力。
79780782020-07-0418:58:15:0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学生参与研制的“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上天啦卫星,学生,航天,研制,发射2116本网原创本网原创https://img.hebnews.cn/2020-07/04/c930644c-94b7-42c1-aafe-0ddef56d5d92.jpg http://hebei.hebnews.cn/2020-07/04/content_7978078.htmhttp://m.hebnews.cn/hebei/2020-07/04/content_7978078.htm河北新闻网当天11时10分,“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吴昊煜所在的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参与了卫星研制全过程。”鹿泉区第一中学校长杜占中介绍,为弘扬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爱国主义情怀,2017年4月,该校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建设一个卫星联合实验室、设计制造发射一颗立方星、开展航天校内和校外研学课程等。另一方面,对各环节进行细分,让中学生尽多地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