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摄影:赵二召
珞巴族目前有3000多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年间的珞巴族人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东面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峡谷丛林里,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只能口耳相传,这给传承发扬珞巴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现如今,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传承好珞巴族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谱写了多民族团结友爱的赞歌。
图为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摄影:贾华加
尼玛是珞巴族一员,今年48岁的他马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2014年,尼玛怀着对保护传承珞巴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再一次回到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在担任藏文老师的同时,他系统整理珞巴语言和改进教学方法,从孩童抓起,帮助珞巴族学生学习珞巴语。
尼玛说:“自从我上学以后,就发现村子里能说一口流利珞巴语的人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珞巴语只有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传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传承守护珞巴语的心愿。
图为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摄影:赵二召
尼玛毕业于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后前往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分配至米林县中学教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一度担任米林县中学校长。
每当想起珞巴语言传承困难的现状,尼玛难免忧虑。终于在2014年,他鼓足勇气,放弃更为优厚的待遇和晋升机会,重回南伊珞巴民族乡做一名小学老师,全身心投入到传承和保护珞巴文化的事业中。
图为尼玛教授珞巴语图片由尼玛提供
带着对传承珞巴文化的情怀,尼玛迅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但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由于采用汉语拼音或藏文为珞巴语注音,学生发音总是不标准。”尼玛充满遗憾地说。
后来他专门请教了相关专家,自学了国际音标,通过国际音标为珞巴语注音,并编写了珞巴语教材,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效率。如今的珞巴族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珞巴语基本词语和词组,部分学生可以用珞巴语进行日常交流。
尼玛说:“学校内不仅有珞巴族学生还有藏族和门巴族学生。”尼玛老师还带着妻子一起从事传承保护珞巴文化工作,他的妻子每周教授学生学习珞巴民族舞蹈。
学校特意设立了珞巴文化墙和德育学习走廊,以丰富的色彩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珞巴的历史、饮食、服饰、生活方式等让学生了解珞巴文化,了解自己的家乡。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藏汉双语书法课等课程,丰富学校内涵,提升管理品位。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校长乔顿珠说:“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教育常规管理为主,以传承珞巴文化为辅,以创办特色学校为目标,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
如今的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多民族学生在这里和谐相处,民族团结已经融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2019年,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