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的话,我还会报名再来──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小薄中学援甘教师马如雨
2019年07月23日09:12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有机会的话,我还会报名再来
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六中学八年九班的教室里,援甘教师马如雨在为孩子们总结一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孩子们认真听着,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而此时的马如雨却思绪万千,因为这是他在榆中上的最后一堂物理课。
自2017年宁河区、榆中县两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至今,许多干部职工远走他乡奔赴榆中,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尽己所能,马如雨就是其中之一。马如雨是芦台镇小薄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在宁河区教育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开展过程中,他主动报名赴榆中支教,可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却遇到了支教路上的第一个坎儿。
“刚听到他说这个事情我的确很生气,当时家里很需要他,我不同意。后来他不断找我谈,孩子知道这个事情也劝我。我慢慢也理解他了,就说你放心去榆中吧,家里交给我。”马如雨的妻子吴津丽说。
在慎重考虑及家人的支持下,马如雨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即将参加今年高考的儿子,带着对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赶考梦”来到榆中。初到榆中县第六中学,马如雨不顾路途劳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承担起八年级八班和九班物理教学任务。
面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他从培养兴趣入手,让学生们喜欢上物理,同时利用与学生们在校同吃同住的时间,针对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为他们解惑答疑。
“那时候我在班里排第20名左右。可是自从马老师来了以后,他让我了解到物理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使我的物理成绩提高了很多,现在已排到班里的第5名了,我非常开心!”榆中县第六中学学生魏邦兴高兴地告诉记者。
“马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曾经有好几次我有不会的题,下课放学了我上前去问,别人都走了他还是很耐心地给我画图,列出式子讲半天,直到我听懂为止。”榆中县第六中学学生张文晗的话里充满了对马老师的感激。
对于受援支教地区来说,最渴望的就是新思想、新理念的注入。为让学生们喜欢学、主动学,马如雨转变授课形式、将更多的实验课程穿插其中,他的课堂上总是伴随着孩子们的笑脸。
“有一天晚上娃在家做作业,我悄悄一看,他拿着爷爷的手电筒,在做着光的实验。咱娃对物理这么有兴趣了,我挺惊讶,经过几次考试,娃的成绩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后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来了一个天津市宁河区的马老师,对他们特别关心,并且马老师每天单独辅导,作业批改特别认真。”学生家长张培立感慨地介绍。
为响应“手拉手结对子”的号召,马如雨主动承担起榆中县第六中学的“传帮带”工作,制定详细培扶计划,使校内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今年以来,他多次“送课下乡”并参与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用实际行动促进宁榆两地教育共发展。“到了这边以后通过讲公开课,还有送课下乡,跟这边的教师打成一片,相互间有微信或QQ联系。我给第六中学老师做一些专题辅导,带他们做一些小的课题,其中有的老师到兰州市参加授课比赛还获得了优秀奖。”马如雨说。
前不久,听说马如雨老师即将结束在榆中的支教生活,不少孩子主动找到他谈理想谈未来,有的送给他卡片,有的说要考到天津上大学然后去看他。他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在孩子们的心上打开一扇窗,用自己身上的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方向。
“在半个月前,孩子们就问我是不是马上要回天津了,天天有问的,心里就特别激动,有流泪的感觉,因为我也舍不得这些孩子。如果将来还有到这边援甘支教的机会,我还会报名再来。”马如雨坚定地说。(记者何会文通讯员吴峥韩岳)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