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学网 > 林周县 > 正文

苏州对口帮扶陕西周至县、西藏林周县纪实

日期:2023/8/30 14:47:15 浏览:

□本报记者韩雷

从苏州出发,一路向西北行进,跨越1400多公里来到陕西周至县。有一批太仓的对口帮扶干部扎根于此,在两年有余的时间内,他们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让“天下第一福地”更加名副其实。

从周至继续奔向更远的西南,在近3000公里外的西藏林周县,也有一批苏州的对口帮扶干部。他们来自苏州的各条战线,不仅为这片“天然形成的沃土”带来了苏州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更以实际行动展现苏州援藏的铁军作风。

前不久,记者跟随苏州市委宣传部新闻采访组,走进陕西周至,来到西藏林周,见证苏州对口帮扶干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和努力,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带来沧桑巨变,在助力当地实现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共同发展苏州篇章。

因地制宜办产业

做优做强“土特产”

7月7日,苏州援藏干部、林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旭带着19名林周籍大学生来苏州参加综合检测培训班。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接受专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并到苏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环境检测中心、食品检测中心等专业检测机构跟岗实习,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这些大学生将是林周县综合检测中心未来的中坚力量。”李旭口中的综合检测中心,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是西藏自治区首个集农产品、食品、环境、工业产品检测于一体的国有综合检测中心,目前正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他介绍,当前有不少农副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在西藏设置点位,但检测的过程都不在西藏。检验检测机构建立起来以后,面向林周县、拉萨市乃至整个自治区检测,做到在本地检验出报告,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牦牛养殖是林周县的支柱产业。为了帮助牦牛产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苏州在当地援建了牦牛产业研发和服务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综合检测中心,这对于牦牛第三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增加牦牛产业的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老百姓养殖牦牛的热情,增加收入。

走进西藏首个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四千多头品质优良的牦牛悠然地在高山草甸之间吃着科学配比的饲料。“与以前‘靠天吃饭’的散养相比,现在的牦牛不仅出栏时间从过去的七八年缩短到三年半,还更好地解决了当地饲养中‘夏长、秋肥、冬瘦、春亡’的问题。”苏州援藏干部、林周县净土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汝弘说。

为了提升当地牦牛品种质量,示范园从全国选育了优良牦牛品种,将当地品质较差的“架子牛”回购,更换成由示范园培育的、品质更为优良的小牛。苏州援藏工作组移植运营经验,让产量、品质、效益提升,更成功带动2000户8000名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

对口帮扶并没有一套固定的做法,更多的是因地制宜,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周至,苏州对口帮扶干部围绕着一颗“幸福果”推出了多项举措。

“今年,我们周至的猕猴桃品牌将有一个大的突破!”近日,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张庚伦收到一个好消息,今年8月底和9月初,在猕猴桃上市的季节,东方甄选团队将要来周至县直播带货。不仅如此,东方甄选还把当地竹峪镇3万多亩的猕猴桃种植区确定为原材料供应基地,并与当地企业达成深加工合作,让周至不只是好种产好果,更让好果卖出好价钱。

周至之所以被东方甄选“选中”,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

“天时”是当下直播带货的风口,让好产品能为更多人熟知。

“地利”则是周至县庞大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如今周至县猕猴桃栽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5万吨,综合产值超过60亿元。

“人和”就是“金太仓”与“金周至”擦出的火花。2017年,太仓和周至牵手结对,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周至猕猴桃销路难题,在泰州、苏州等地的三个冷库也启动建设。依托太仓提供的平台,由相关公司和农户签订订单式合同,统一采购猕猴桃。“采购的价格不仅比市场价高些,还会给农户分红呢!”张庚伦说。

从2017年至今,太仓周至两地互动日益频繁,携手发展的力度越来越高。沙溪镇淞南村和哑柏镇裕盛村通过“四方双结对”的方式发展特色产业,连续2年投入苏陕协作资金,建设精品苗木销售厅;支持周一村京东农场数字化示范基地、周至佰瑞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司竹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果品冷链物流产业化中心、3000吨猕猴桃果脯生产线等31个猕猴桃上下游产业项目建设;额外拨付5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截至目前,太仓先后投入省级苏陕协作资金2775万元。

抓牢就业“牛鼻子”

共同富裕底气足

对于格桑塘牦牛扩繁场行政厂长仓珍来说,能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是她毕业时最大的愿望。她在2019年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得到了格桑塘牦牛扩繁场招聘兽医的消息,由于专业对口,便很快来到厂里工作。从最初的兽医,到后来的库管统计员、厂长助理,再到现在的行政厂长,她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这里离家近、待遇好,除了每月给我交五险一金、包吃住外,每月还有8000多的工资。”仓珍开心地说,现如今厂里有90%以上的本地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

“格桑塘从运营到现在,累计带动周边的农牧民接近120人就业,也通过品种的推广,缩短农牧民的牦牛养殖周期,提高回报率。通过这两种模式,一方面直接带动就业,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带动百姓增收。”吕汝弘说。

除了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苏州对口帮扶干部还组织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区外就业。

“还没下班吗?最近过得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6月29日,来到位于林周县边交林乡团旦的家中,他刚好拨通了小儿子达瓦扎西的电话,笑着询问近况如何。达瓦扎西毕业于厦门医学院,在今年4月,他和其他25名林周籍的高校毕业生“组团”到苏州工作。他目前在苏州高新区固锐德医疗器械公司上班。两个多月的苏州生活,小伙过得十分充实。

“这是第一次和苏州签订高校毕业生对口援助协议,也是落实就业优先的原则。”林周县人社局局长段小红说,“组团式”就业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一起工作、互相帮助,希望通过人社就业模式,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去,适应外面的世界,通过这种途径加强民族交流、交融、交往。

这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中。今年,周至县创新设立“点对点”远程视频自助面试窗口,整合企业招聘需求,设立面试入口,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群将招聘信息下发至镇、村一级,让更多周至百姓在家门口完成就业应聘。人力资源市场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线上招聘会,最多一次参加视频面试的人数有三四十人,达成就业比例超70%。

依托该市场,太周两地累计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1次,推介江苏及东部省份用工企业2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超8000个,为周至百姓外出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务工信息,大力推动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务工增收。

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最积极、最具活力的就业。苏州对口帮扶干部还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技能水平,扶持创业者做大产业,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最近一段时间,周至县翠峰镇东红村村民马来娃总是一大早就赶到自家的猕猴桃园里开始除草、疏果。“如今,村里建了猕猴桃加工企业和冷藏库。我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靠种植猕猴桃和在公司务工,全家去年收入6万余元。”望着满园的猕猴桃,马来娃的眼里洋溢着喜悦,干起活来也十分起劲。

马来娃家有2亩猕猴桃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产自销,价钱总是卖不高。2021年,村里的猕猴桃加工企业跟他签订了收购协议,每年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他家的猕猴桃亩均收入比过去增加500余元。在带动村民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同时,企业每年还吸纳村里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元。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8万元,较上年增长10%。

村集体帮忙拓宽销路,农户自己也在想方设法地卖猕猴桃,这个办法就是电商。借助电商渠道,东红村目前猕猴桃产业基本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每年到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基本上家家都直播,人人当主播。”周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三俊脱口而出一组数字,全县发展电商360余家、微商1万余户,20个镇街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150个村设立三级电商服务点。截至目前,全县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人员超30万人,果区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这背后都离不开太仓帮扶干部开展的精准培训。仅2022年,就举办了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培训3期150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091人。此外,当地的帮扶干部还连续4年投入苏陕帮扶资金助力周至劳务技能提升,举办苗木技工技能大赛,成为周至县培养和发现优质技能型人才、打造职业农民的重要载体之一。“群众就业增收,关键要有一技之长!”太仓对口帮扶陕西周至县工作组组长,周至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峰说,借助太仓“双元制”教育优势,推进周至与太仓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共建活动,从高中、大学抓起,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推进精准就业。

用心用情解民忧

办好实事暖人心

7月15日,2023年西藏林周县小学生相约苏州夏令营结营活动。30名小学生在10天的时间中参观了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风景区及苏州大学等,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还与苏州的学生增进了友谊。学生根桑德庆说,将把所学、所感带回学校,与同学们一起、传递这份爱心,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让它在林周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对口帮扶西藏,教育援藏是根本。如今,林周县与苏州13所中小学结对,教师异地培训研修合作和学生双向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常态。此外,两地正整合共享线上课程资源,未来两地的青少年将会同上一节班会课、同上一节语文课、同上一节思政课、同过传统节日、同读一本书。

除了改善教育资源外,当地的医疗服务也有了质的飞跃。

老师,有位男性病人骑跨伤,没有伤口和包块,已开了相关检查,老师帮忙看一下。”6月29日中午12点,苏州援藏医疗队队长、林周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葛劲超看到医院大夫百央发来的微信消息后,快步来到外科诊室叮嘱,“第一要让患者立马住院,第二插导尿管,如果插不进,立马叫我,可能要做手术,如果插得进,要留置三周。”

葛劲超说完后,又立马赶到放射科,同放射科医生德庆一起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与苏州市立医院放射科的专家会诊。只见德庆一边在电脑中调取CT片,一边用手机记录专家的会诊过程。“以前林周县医院只有X光拍摄,一旦有脑出血或者心梗等比较严重的病人,没有办法及时诊断,只能转到拉萨市区去治疗。”已经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