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学网 > 溧阳市 > 正文

常州市基础教育(省、市)级内涵建设项目动态

日期:2023/7/19 0:44:06 浏览:

《江苏省族谱文化课程基地》(溧阳市埭头中学),2016年度(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项目负责人:马国春发布日期:2019-05-30

一、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迫切性

“家国情怀教育”就是培育学生对家庭、学校、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归属、责任和使命。就是使学生富有仁爱崇礼意识、家庭校园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能尚先贤、重亲情、谈友情、讲奉献、说责任,立德修身、立志成才、放眼世界、心系祖国。其基本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个人修身、亲情友情、国家民族三个层面。

“家国情怀教育”走到今天,它以“人”为核心、以追求人的积极向上发展为终极目标。但现今中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缺失,一是理念陈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多聚焦于孩子的物质条件与智力发展,相对忽视其精神需求与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内容单调,学校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的教育,多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对微观层面的日常行为缺乏明确的引导,导致学生知与行间的脱离,最终流于空洞低效的说教。三是方法单一,我们教育工作者固守三尺讲台和课本教材,人文环境的建设相对较少,侧重于说教,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不多。家国情怀的教育牵一发动全身,学生的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都要围绕和关注家国情怀的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归宿和灵魂,也是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和迫切追求。

二、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载体、路径和方法

我校族谱文化课程基地通过省级评审以来,我们借着省厅教育改革的东风,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托溧阳史侯祠深厚的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秉承“崇理笃行、善身济世”的校训,课程基地坚持传承族谱优秀文化,创新学生成长模式,培育师生家国情怀,实现资源社会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传承千年文脉,铸就精神家园

埭头中学原址是史侯祠,是祭祀东汉溧阳侯史崇的家庙。明末抗清志士史可法为其第四十九世裔孙。现今学校物态遗存和所散发出的家国情怀,处处皆是。据建康志和溧阳县志记载,史崇在溧阳“治尚宽简,不威而化,注重教化,发展农桑,兼顾渔猎”,为溧阳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唐升元年间,溧阳大旱,因百姓求雨得降灵雨而修建了灵雨坊。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命名的海岳堂,告诫人们心胸似海,志向如岳;明朝名臣海瑞所提写的汲古泉,追慕先贤精神,传承教化后生,后世学子应当饮水思源,修身济世。清朝三朝重臣史贻直所栽进士松,贻直进士及第,功成名就,埭中学子要追求卓越,成就显著。课程基地努力汲取先贤文脉,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家国情怀,校园里这些物态和非物态的历史遗存和精神都是埭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源泉和动力。

(二)建设物态环境,激发道德感知

基地利用有限资金,逐步建立以寻根家园、尚贤厅、汲古书屋等为主体的海岳书院,除展出各姓氏族谱及理论书籍以外,还陈列了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历史人物传记、重要人物诗词文集等,并向学生开放参观学习,增强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我们从哪里来。从寻根家园出来,沿路两侧一路延伸设置族谱文化展牌,内容是古往今来的先贤圣言典故,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先贤曾经是怎样教诲我们的,我们曾经怎样走过,我们取名叫先贤路。在学校小树林那里,我们建立了一个俊才园,上面篆刻有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和埭中的杰出校友事迹,让学生理解现今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学校圣皇河周围,沿河建立一圈橱窗,展示学校现在就读的各方面的优秀学生和他们的作品,激励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我们起名叫起航港,学校逐步形成了一馆一路一园一港的点线面的物态基地文化环境。丰富的育人环境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感知,提升了师生的家国情怀。

(三)形成模型建构,创新育人模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基地育人模式创新的使命之一,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初步形成三个方面的学习模型,包括体验感知、研究学习、自主发展等,体验感知学习模型包括物态和非物态两个方面,我们构建的族谱文化物态模型,从场馆布局上呈现点线面的格局,从内容上展示了从古到今,从外到内的各姓氏各领域人才的成长历程,我们构建的非物态学习模型,包括族谱资源、学科渗透、作品展示、家国情怀等方面;实践研究学习模型包括内容分类、课程开发、研究步骤三个方面,从族谱文化和学科融合出发,形成五大学科对应的九大类别,包括历史学科的姓氏源流、家族兴衰,地理学科的地名掌故、姓氏分布,政治学科的族规族训、风俗礼仪,语文学科的人物传记、诗词文著,美术学科的祠堂建筑等;开展了八大研究步骤,包括拟定计划、制定章程、讨论学习、寻找资料、资料分析、编辑内容、审定汇编,典藏展览等,这些工作逐渐构建了师生实践研究学习模型;积极推进三位一体的自主发展学习系统,包括物态环境的体验学习,书院书籍的自学研究,社团课堂的引导讨论等,优化了师生自主发展的成才模型。上述这些学习模型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我校高中教育育人模式创新的过程。

(四)开发运用课程,增强文化自信

学校已经开发了《史氏族谱例析》、《人文埭中》等一系列族谱校本课程,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学科和社团分工,课程基地与族谱馆等机构联合开发了《影响溧阳20人》、《族谱文化与学科》、《家传、家训、家风》等系列教材资源。基地将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面向兴趣学生的提高课程、面向志向学生的特长课程等三个大类16个小类的族谱文化课程体系,从高一到高二,每周一节课,除了本校老师,还聘请社会贤达和专家教授走进课堂,丰富课堂课程资源。每季度布置学生历史文学作品的展览,汇编学生历史记录稿,家史演讲稿等,加快构建课程基地网站建设,推出微信公众号,积极推送渗透家国情怀的优秀文章,内容从古代到现代,从政治经济再到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五)构建互动平台,推动行动自觉

我校的非物态的互动平台包括知行课堂、方圆社团、海岳论坛、道德讲堂四个方面,建立方圆社团,初步按学科分四个小社团,分别是语文学科的文承学社,历史学科的春秋学社、政治学科的明理学社、地理学科的经纬学社等。社团通过聘请校内外的导师,组织开展既富有学科特色的探究体验活动,又通过族谱文化人文活动这一纽带,贯穿学科隔阂,实现跨学科渗透和融合。我们编订各类族谱文化校本课程,每周编列相应课时,让族谱人文文化走进课堂。也按照姓氏划分成更多的小小社团,收集本姓氏名人能人的成才事迹,汇编资料,做成展板。这些社团在基地的领导和协调下,联合溧阳文史协会组织读书报告会,开展海岳论坛、道德讲堂,有展示赛,有演讲赛等,每位师生三年能有各种形式的展示一次即可获得相应的课时或学分。四个学科社团四个角构成方形,众多小小社团环绕周围构成圆形。为人方正、行事圆融,崇理、笃行,善身济世,这些都将构成和推动埭中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六)引导参与共享,促进发展自主。

实现社会参与和共享,课程基地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凝聚了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这些智慧来源于师生的点滴记录和社会采访等,来源于社会,我们也要回馈于社会,不仅校内共享,引导师生在学校展示自己的作品和风采;而且实现社会共享,接待外校师生来我校参观学习,欢迎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还请在课程基地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我校师生外出展示自己的作品,乃至于巡回演讲,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实现了社会共享,最终也实现了师生的滚动发展和自主发展。

我校坚守着教育理想,努力探寻教育规律,在转变育人模式上花功夫,在丰富教育生态上动心思,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用基地发展课程,用课程丰富基地。无论教育形势如何变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师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定会是我校课程基地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推进过程中对路径方法的反思

(一)与硬件相比,软件建设的难度较大

族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重视寻根家园、海岳书院等硬件建设,同时也重视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开发和营运等软件建设,虽然在实施建设中坚持软硬并重,避免重硬轻软。但软件的健全相较硬件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且师生对课程基地和族谱文化,从了解到理解再到内化为自身的行动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与课堂相比,活动展开的时空不够

活动形式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恰当的活动形式是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设计了许多师生活动,有校内开展的,如方圆社团、道德讲堂、知行课堂、海岳论坛等,校外的有作品展示,社会采访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现有教学条件限制,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和活动的时间,未能及时展开更多互动、创新的活动形式,发挥课程的优势还需努力。

(三)与应试相比,师生参与的范围不广

课程内容的有效参与既能够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又能够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但由于师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对待课程基地的态度上有时表现出一种应付的心态,对待课程基地的活动参与热情还需加强,课程基地在实现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建设课程基地的初步经验

(一)坚强领导

学校很早就成立了校长负总责的课程基地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与课程基地研究人员就申报、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研讨行动理念和计划执行,强力推进课程基地的各项建设,各开发组成员尽心尽职,谋篇布局,积极主动地配合课程基地的各项建设。

(二)坚守价值

课程基地紧紧抓住培育师生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目标,以“崇理笃行”为指南,以“善身济世”为载体,从社团成立运行、课程开发到先贤路、俊才园等的建设都围绕这一核心价值展开,以此,在优化师生发展的机制时有了主心骨,增强了课程改革推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坚持交流

参与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基地推进的主要内容,交流互动既是基地发展的目的,也是实现课程目的的有效途径,真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课程的开发,课程开发师生外出兄弟学校课程基地学习参观,校内定期研讨会商,校外不断交流磋商。频繁的互动使我们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逐渐完善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优化运行的机制,丰富了师生发展的内涵。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