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8-17
难得的艺术教育得益于其中学时代的老师,“他们大多毕业于中等师范院校,样样都会一点,但谈不上专业”,王殿军回忆,个人经历令他认识到,学音乐不是为了搞音乐,而是塑造人格和素质。
周炅曾在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乡村学校里,看到外界捐赠的钢琴、提琴、手风琴,但学校里没有一个老师会演奏。
“一些学校仍照搬文化课的笔试考法,用选择题集中考察艺术常识,忽视视唱练耳、美术创作等艺术科目的特点,这就偏离了我们对美育中考的初衷。”
南方周末记者李玉楼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5年10月17日消息,北京,清华附属学校建校100周年庆典。清华附小一千多名师生带来了一部百年校史剧《丁香花开》。(视觉中国/图)
多年前,导演周炅在重庆一个山村里有过一段“奇遇”。
当时周炅是去参加扶贫工作,夜里,一位刚认识的农民热情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对方遇见这位北京来的导演,翻出女儿出嫁时拍的视频,兴致勃勃地邀他同看了三个小时。
“他不停跟我回忆当时的故事和花絮,沉浸在无穷的幸福中,而且热切地要跟客人这份幸福。”周炅意识到:这个农夫的情感表达很顺畅,也令人感觉很舒服。
农家客厅墙上还挂着一把二胡,周炅一问,对方随即取下,拉了一曲《听松》——一首难度颇高的二胡名曲。
周炅大为震惊。原来,早年一位“犯错误”的老师被下放至这个村庄,村里的大人们避而远之,但他却能跟孩子们玩在一块儿,几年下来,村小的孩子们几乎都学会了拉二胡。
在农家客厅的夜晚,周炅意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如斯,“即使一辈子未能走出大山,他的审美情趣也足以提高他的幸福感”。
多年后,周炅在偏远乡村地区推广艺术教育,常年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下称“清华附中”)合作,仍是那曲《听松》的回响。
“一把手工程”2021年7月1日下午,北京,清华附中礼堂,一场《红色娘子军》话剧选段上演,演员是该校话剧社的同学,全长半个小时。
整整五十年前,清华附中学生曾将《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全剧搬上舞台,在清华大学大礼堂连演多场,场场座无虚席。
据参演学生日后回忆,最初排练时手头没有剧本,只能看电影誊写剧本,也没有专业老师教芭蕾,全凭师生一块儿琢磨。
五十年后的话剧社,常年与周炅的机构合作排演,这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