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中学网 > 都兰县 > 正文

都兰:在校园遇见不一样的美好

2024/8/20 9:00:54 点击:

都兰县

都兰县高级中学航拍。青海日报记者张鹏摄

看,这里满园芬芳——小学校园里,班级的责任田内孩子们辛勤劳作,为了瓜果飘香,更为感知劳动之美;兴趣课堂里,画板前的孩子们细细描绘,散发着纸墨书香,更散发出满满才华……

听,这里花开有声——初中校园内,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音律从校园飘出,奏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悠扬婉转;主题班队会上铿锵有力的演讲还在教室里回荡,道出小小少年的中国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孩子们在家门口遇见了多姿多彩的校园,在校园里“育”到了心之所向的美好,在美好的学习里拥有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素质教育“百花齐放”,校园安全防线扎实筑牢,乡村教育振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等民生实事顺利推进,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都兰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马洪伟说:“都兰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向阳而生遇见爱好感知美好

“你看,这里的色彩再稍微重一些,光影效果是不是就会更好啊?”6月14日,在都兰第一小学少年宫阳光美术室,少年宫负责人毕生瑞拿起五年级一班学生方富婷的画笔,一边在画布上修改一边耐心教导。如同画龙点睛,刚刚还稍显稚嫩的水彩画层次感变得更强,描画出的风景格外秀丽。

方富婷接过画笔,按照老师教授的技巧细细修改。从小就酷爱画画的方富婷,四年级加入学校水粉画社团,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就会到美术室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她就脱颖而出,作品多次在州县级比赛中获奖。她说:“通过在社团里的系统学习,我在画画时对线条、布局还有色彩的把握都有明显进步,这些进步让我更喜欢画画了,学校的画室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水粉画社团只是学校55个社团中的一个,现在有18名学生长期坚持在这里学习。加强美育教育,我们成立了‘阳光美术’‘阳光音乐’工作室,并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眼光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毕生瑞说。

这边在教室里的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另一边在教室外的孩子们在劳动的快乐中增长学识。

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在老师李海清的带领下来到班级自留地,除草、浇水、剪枝……蔬菜大棚里的孩子们各个挥汗如雨。“你们还记得这里我们种下的是什么蔬菜吗?现在大家观察一下它的叶片、根茎有什么特征?总结一下在它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重哪些养护?”李海清的声音响起,同学们纷纷来到她的跟前,仔细观察老师指向的植物。

“为了打造优质的劳育课堂,学校给三年级以上建立班级‘阳光责任田’,种什么、怎么种都由孩子们讨论决定。小小的自留地成了最接‘地气’的课堂,这里不仅是最好的自然课堂,还是语文课的作文素材,美术课的写生风景……可以说这里就是我们跨学科教学的最好实践地。”李海清说。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兰县第一小学的回答是“把阳光播撒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用阳光教育,奠定孩子们的美好人生。

今天,在都兰五育并举全面推进,成功创建10个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省级体美劳示范校、州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1个,获得“青海省劳动教育试验区”等3项荣誉,全面育人体系愈加完善。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向阳而生,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每一个孩子都学到了感知美好的能力。

特色教育遇见文化传唱美好

6月12日,都兰县民族中学的教室里琴声悠扬。德润楼1楼的扎木聂教室里,指导教师多杰扎西与孩子们手持扎木聂相对而坐,一旁的黑板上画着五线谱,多杰扎西一会耐心地讲解着乐理知识,一会轻轻拨动琴弦,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细细聆听,时而紧锁眉头低头记好笔记,时而拨动琴弦展开笑颜。

课程结束,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纷纷提议老师独奏一段经典弹唱。“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拨弦弹奏发音……”随着多杰扎西手中的扎木聂发出柔和悦耳的音律,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地再一次拿起了自己的乐器……

另一边,崇德楼三楼的马头琴教室里,八年级一班的乌德慕和好朋友阿穆隆正沉浸在马头琴宏阔豪放的琴声中。端坐椅上,将琴箱夹在两腿中间,颤音、滑音长弓、跳弓、连弓……他们不断练习着演奏马头琴的技法。

“虽然只学习了一年的马头琴,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一乐器。我觉得,马头琴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马头琴早已成为乌德慕的“挚友”,他说,“马头琴的演奏其实很难,但是只要热爱、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充满乐趣。我和我的朋友们会继续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将马头琴的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马头琴教室的隔壁是蒙古刺绣教室,在这里蒙语教师万中华“变身”为刺绣教师,带孩子们在绣布上穿针引线间绣出美丽的图案。万中华说:“这样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都兰县唯一一所蒙、藏语合一的九年一贯制少数民族学校,都兰县民族中学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校长盛长军说:“学校设立美术、书法(蒙、藏、汉)、藏族吉他弹唱、马头琴、蒙古刺绣等兴趣小组,结合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到兴趣班教室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今天,都兰县校园文化彰显特色。深化校园文化创建,以“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基本路径,打造了1所省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1所州级党建品牌示范校、2所县级党建品牌示范校和6所县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民族的优秀艺术深受少年喜爱,各民族大团结的歌声在特色学校口口传唱。

交流共享遇见智慧美好未来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训练。首先了解下第一种方法,标名代,定主宾……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第一个句子……”6月14日,在都兰县高级中学五芳斋教研中心,语文教师王丽婷正运用授课区的智慧黑板和多媒体设备,带着高二年级史地政一班的同学走进文言文的奇妙世界。

五芳斋教研中心自去年10月开始建设,至今年4月投入使用,已成为都兰高级中学乃至全都兰县教学研讨和精品课程交流的重要阵地。

“五芳斋教研中心按照浙江援青的总体部署,在两地教育部门的协调下,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我们学校捐赠的。”说起五芳斋教研中心的由来,都兰县高级中学校长闫晓东滔滔不绝,“这一项目以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为中心辐射全县,通过名师工作室行动、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教研队伍培养行动,培养都兰教研队伍,提升教师素养,提高都兰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研中心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推进多彩高中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那么如何办好都兰县孩子们家门口这所唯一的高中呢?闫晓东多次提到浙江援青的力量。

“就在6月11日至16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嘉兴附中)校领导带领高三团队到我校考察、交流、座谈,两位骨干教师还做了讲座,交流和讲座都是在五芳斋教研中心举行的。”闫晓东说,“去年10月,我们学校的4位教师也作为教师代表参加北师大嘉兴附中举办的第八届‘励耘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讲到此,学校政教部主任马擎感慨:“通过两地的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帮扶优质资源共享的效应,双方在教育资源、教学成果、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共享,为我们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开新思路,也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2021年以来,都兰县累计争取浙江援青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资金0.3亿元,补足补齐幼儿园教学设施,升级打造高中校园文化,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围绕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基础设施,改善育人环境。都兰县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建设等,推进‘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与创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转型升级。”马洪伟说,“我们还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扩优提质。目前,都兰县实现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按照‘小学适度集中,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调整学校布局,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义务段学校办学水平持续上升。”

责编:陈明菊、杨启红)

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西宁市城北区92个“三无楼院”有了“贴心管家”

2024年,西宁市城北区92个“三无楼院”(即无物业管理、无业主委员会、无维修基金的小区)终于迎来了它们的“贴心管家”。

“以前我们小区是无人管理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出入秩序混乱,在整个片区都是出了名的。…

破风逐云,看高山大湖天地辽阔

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已累计实施援建项目1023个

人民网西宁7月16日电(记者杨启红)记者从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10年上海市对口支援果洛州以来,先后有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在聚焦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和改善民生、干部人才交流合作、产业支援促进就业、文化教育支援等重点领域,助力果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累计实施援建项目1023个,累计投入资金37.38亿元,80%以上投向民生事业。…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青海甘德:让主题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引领和保障
青海玛多:打好灾后重建收官战同心协力恢复美丽家园
《青海省大柴旦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通过审查规划总院主持审查会
最新图文
《青海省大柴旦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通过审查规划总院主持审查会
都兰:在校园遇见不一样的美好
北塔中学北校区即将迎来首批学生,36个班容纳1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