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3-17
中国网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3月17日,宜宾市第一中学校与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思政教育工作推进会暨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签约仪式顺利举行。两校就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共建协议。宜宾市教育工委副书记伍绍彬、市教育和体育局宣思科科长郭冯娟,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叶林、院长竭仁贵、副院长黄红,宜宾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永跃,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松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杨永跃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宜宾市一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几大重点举措:压实党委责任,加强对思政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引领;党委对思政教育工作找研究、找部署、做落实。并提出了对思政教育的疑惑及新期待。同时叶林详细介绍了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了学院在思政教育上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会上,宜宾一中政治、化学、语文、数学教研组组长分别就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及学科教学协同育人的路径、方法作交流。立足课堂主阵地,通过“小”切口、“小”素材、“小”细节、“小”问题深入探索,让思政教育贴地落实,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让“强大精神力量”浸润学生心灵。四位老师的发言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际可操作性,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借鉴。
“办好思政教育的意义何在?上好思政教育课关键要靠谁?怎么样才能办好思政教育这一门课?”黄红以三个问题为导向作交流发言,向与会人员了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办好思政课,教师至关重要。要着力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其提供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理论资源、文化资源与现实资源的供给体系。同时思政课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重大。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好老师”队伍势在必行。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杨永跃与竭仁贵分别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共建协议。两校互聘教师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双方领导互颁聘书,竭仁贵为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授牌。
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育人之本,不离思政。一直以来,宜宾市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会议尾声,伍绍彬在总结发言中了近年来宜宾市思政课建设获得的各项成就:截至2022年10月,全市思政课专任教师2157人,其中思政专业教师1371人、占比63.6%;全市基础教育思政课兼职教师5249人。在宜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295人、兼职教师160人,专职辅导员462人、兼职辅导员367人,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2022年,宜宾市2个名师工作室分别荣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1名老师荣获全国道德与法治课展评一等奖;四川思政工作“年度人物”有8名教师上榜;2所学校思政课教学案例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典型经验;2所学校“一校一案”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宜宾学院1个省级思政课题获优秀课题奖;四川大学、宜宾学院等6所高校入选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思政课,是固本之课程,是塑魂之课程。伍绍彬表示,下一步,宜宾市将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加大支持思政课建设力度、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研教改,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用“大思政课”培育青年的奋斗情怀,涵养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让新时代青少年不仅要读“圣贤书”,更应心系天下、心怀“国之大者”,以“铁肩担道义,丹心报国家”的使命担当,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建设美好家乡和富强祖国做好准备,为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砥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