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6-21
2023年5月23日下午,我校邀请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退役军人李治全军官到我校为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活动。
生涯人物访谈指通过对自己感兴趣领域内的榜样人物进行访谈,从而获得关于该行业、组织、岗位等方面无法从大众传媒获取的深入且个性化的内部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生涯决策。生涯人物访将学校学习和真实社会关联起来,对该领域的探索和了解,激发深层次的内部学习动力,对整体性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较大意义。
伴随着李警官的讲述,从应征入伍到考上军校,从边防工作日常到选拔进去维和部队,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军人的铁血意志和责任担当。
“迎着战火的硝烟飞越万水千山,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正如这句中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的队歌《硝烟中的橄榄·和平的剑》歌词所写。在海地维和时,一边是炎热干旱,一边是贫穷暴乱,随时面临着枪林弹雨与生离死别,李警官他们一边秉持着铁的军纪和维和原则打击暴徒,一边用和平与爱与海地民众开展友好文化交流。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同时,维和警察防暴队还服务海地民众,他们开展扶贫助学、扶危济困等亲民爱民活动:送生病老人就医、送迷途小孩回家、为路边临产孕妇警戒、向无助儿童发放食品等。为增进海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奠定了中海两国人民交往的感情基础。这一切都让中国维和士兵深受当地人民欢迎,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在这期间也培养起了深厚的战友情,那份信任与默契非同寻常,可惜天灾人祸,猝不及防间就生离死别。那一天每个人都悲痛不已,天地失色,即便是后来自己荣耀回归也难以抚平失去战友的伤痛。
李警官哽咽着读完写给牺牲战友的信,在场的我们虽然未曾亲身经历过,却也被深深打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老师都为之落泪。
这次生涯人物访谈结束后,同学们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自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李警官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军旅经历,我们可以从这些片段中感受到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听的非常认真,从雷鸣的掌声和无声的眼泪中,我相信我的同学们也因这次生涯访谈在心中埋下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亲爱的李治全警官您好:
今天听了您的故事,我深受触动。
有人说战友情是超越一切感情且不可割舍的一种情感,听到他们逝去的消息,我一瞬间泪如决堤。
看到您在念战友的信时,您哽咽了。
十余年的时光过去了,您提起这八个月的往事仍是如梗在喉。有些记忆有些人是一辈子都无法埋没在时间的长河中的。这些悲痛深深地烙印在过往和未来里。有些人圈地为牢,囹圄于记忆的牢笼中,挣脱不掉这桎梏。您所承受的悲痛是我们都不能感同身受的。
但我知道他们的信念被延续下去了,您会带着他们的理想去到更远的世界,维护世界的和平。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人与人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我们的心中都有小爱与大爱。
我外公在抗美援朝中侥幸活下来了,他看着他的战友一个个在硝烟四起、枪林弹雨中倒下,不知道他是怎样的心情。即便这样,面对过死亡,他还是让我舅舅参了军,现在我的哥哥也参了军。以后我想成为一名警察,或许我不如维和部队的您那样伟大,但一根羽毛也有梦想和力量。
感谢您今天和我们了您的故事,我会带着这一份小我入大我的精神与力量,以青年蓬勃之力奔向更远的未来。
——李沁霖
人的一生本就在彷徨与疑惑中度过,而正是那些置我们与水火的历练,让人去正视生活的意义。生活本就无意义,我们在了解生活之后,却依然欣然接受自己,才能度过那些曾令我们彷徨不已的过往,生命之纯粹,宣告了我们可能会毫无征兆地在下一刻死去,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也会绽放于生命之莲华,而又是此刻,是过往,亦是永恒。
——叶泽玄致
愿英烈永存不朽,爱与和平永存,向所有维和英雄们报以崇高的敬意与谢意!
——唐晓宇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
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将责任放心中,将担当放肩上。
你是和平的使者,是人民的英雄。
——洪恩来
木子有心,治全乱世;泱泱华夏,何愁无雄?
——田陈玉邦
有人将一片赤诚和热血留在海地那片小小的土地,有人将那份情和忠带回祖国,用十五年的时间去坚守心底那份大爱,去淡忘那份痛与悲。他们或许是羽毛,却用那羽毛之躯实现那鸿鹄之志。
——陈璇
有句话送给老李:“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因为你们,山河无恙,人间安康。
——杨子瑞
李警官对我们也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能树立远大理想,踏实肯干去实现理想,勇于担当责任,由小到大,从为自己负责到为国家甚至世界负责。山河无恙,海晏河清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像李警官一样的军人,肩负责任,砥砺前行,这才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文/胡宁李辉图/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