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学网 > 赤水市 > 正文

国科大学子,奔赴赤水河!

日期:2024/5/7 16:38:22 浏览:

。”黄苍宇说。

7月29日访谈村支书

发现问题才能探索破题之道。带着问题,我们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廷科进行访谈。7月29日下午,王支书刚刚结束会议,从贵阳回到赤水。张雪倩回忆,与王支书的交流是实践过程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在访谈的前期,可能因为陌生,支书显得比较严肃,但随着交流继续展开,我们进一步询问到黎明村的产业以及平时如何开展具体工作时,他不仅向我们了同老乡们一起种果树的视频,还打开微信群聊,点开了他呼吁村民防洪救灾的语音条。在说到村民如何团结一致面对困难,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时,他脸上是满满的自豪;在这些与村民共同奋斗的细节的时候,他的眼中的光更亮了,嘴角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在他眼中,黎明村的成员不仅是一群人,更像是他真正的家人。他提到自己曾前往23个省份学习产业经验,为了购置一款适合的水源设备在5个省份之间来回奔走……访谈尾声,王支书说,“看到你们的模样真好啊,青年人要厚植家国情怀,带着这份情怀做事。”

其实不仅是王支书,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村民、居民、基层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无不是一次次感慨:“看到你们真好啊。”我们到访或许打乱了他们正常的工作的节奏,但是他们总是竭尽所能地为我们提供帮助。

我们说了数不清的谢谢。我本想用最细节的话语来表达心中的感激,最后发现唯有:愿不负此行。唯有个体不断成长,才能继续传递所见,不负此行。

7月30日

大家坐上了返程的列车,实践并未随着离开实践地而停止。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继续开展对生态板块的探索。在赤水市复兴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赤水河河流生态观测试验站”。

在参观访谈赤水河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副研究员刘飞等人数十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进行调研与保护,帮助当地居民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当我们去到河边采样的时候,甚至会被居民当做非法捕捞报警。”在访谈过程中刘飞老师说,“虽然哭笑不得,却由衷感到开心。”

2023年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日,我们幸运地参与到增殖放流活动当中。我第一次亲手将小鱼苗从盆里送入河中,心中升起对生命的全然祝福:健健康康长大,游向更深更广的江河。

“对赤水河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开展监测、研究、试验和科普宣传,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长江上游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示范。”这是赤水河站主楼的墙面上展示的曹文宣院士亲笔字,如何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我们看到了榜样。同时,乡村振兴是涉及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课题,任何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8·15全国生态日增殖放流活动

8人齐聚赤水的时光充实而短暂,记得在申报项目的时候有人说,社会实践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我们不是一件必须的事,但我们依然希望能够深入地开展工作。我们想要对真实的社会有更多直接的感知,也希望能对乡村建设尽绵薄之力。同时,因这一份共鸣相聚于赤水河畔,本身已是幸运。

除了成果,成长也需要被看见。实践让我进一步认识着家乡,但随着了解的增加,越来越意识到所知甚少。而生逢其时,我们可以思考自身所学如何真正回应时代的召唤,我们在思考如何真正发挥专业所长,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如何凝聚更多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世界,让更多的国家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出发之前,我希望家乡被更多的人看见。可是当在路上,从南到北的一天,我们发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值得被看见。这一刻,我心中所挂念的便不仅是自己的家乡,而是希望在更加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有更多的美被看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手触摸自然,用心灵感知世界。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

原标题《奔赴赤水河》

原标题:《国科大学子,奔赴赤水河!》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