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学网 > 汕头市 > 正文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特色品牌学校

日期:2023/9/6 23:20:24 浏览:

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龙实”),是一所坐落于粤东大地、南海之滨改革开放热土上的国有民办初级中学。2006年,它在人们的期盼与猜测、信任与犹疑的目光中诞生了。十载春秋,这所年轻的学校卓然崛起,闻名遐迩。每到招生季节,慕名前来报名上学的孩子络绎不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年元宵节期间,学校作为广东仅有的一所学校组队参加《中国谜语大会》,亮相央视,夺得铜奖。此事轰动全市,媒体争相报道,瞬间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素有“灯谜之乡”美誉的汕头市有不少学校也由此掀起了“谜语热”。为此,省、市近十家报社、杂志社、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纷纷上门采访,想了解学校成功的“秘诀”所在。

光阴十载,何其短暂!学校十年,何其年轻!成功教育因何与之结缘?它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假如你循着学校创办时提出的“三年打基础,六年一飞跃,十年树品牌”的发展思路,走进学校,了解一下学校师生,或许你就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坚持六个“立足”夯实发展之基

立足理念引领,打造学校精神,这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办学伊始,学校就提出了“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的办学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中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其次是为学生个性发展着想,最后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循着这样的理念,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发展特长的舞台,力争让每一位学生成功成才。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之下,龙实春耕秋收,桃李芬芳,硕果颇丰。

为把贯彻学校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其灵魂指导作用,学校在围绕学校精神讨论、宣传的基础上制订了“三风一训”:校风“民主、和谐、求实、创新”,教风“爱生、乐教、善研、创优”,学风“尊师、勤学、善思、争先”;“修刚毅之品,做笃实之人”是校训。刚毅之品,挺起师生脊梁;注重笃实,奠定立身之基。以此精神文化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内化为师生品质,从而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真正发挥学校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师生的熏陶、引领、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精神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

立足优化队伍建设,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学校要求干部要做到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走近家长,走进课堂。其次,抓好学习提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每学期班子成员均要进行民主测评。最后注意不断加强班子内部的磨合,不断强化班子成员的容纳意识、互补意识和真诚谅解意识。努力建设一个具有“民主、高效、务实、协作、创新”作风的领导班子。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其主要做法,首先是精神驱动。抓好师德建设,全力构建教师的精神支撑。多年来,学校坚持在教师中开展“六比”活动,即比师风正,比师表端、比师心慈、比师纪严、比师教勤,比师业精活动。同时,还在教师中开展“最受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师德提高年”活动,设立“教师特别荣誉奖”等,树立正面典型,引导教师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以德施教。其次是学习启动。学校确立了“以校本教研为主,把岗位培训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和个人研修结合起来”的教师学习培训思路,积极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然后是活动推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优化。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视频反思课”活动,一次一主题,通过回放视频,集体反思、评议,达到优化提升。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大力实施《导师制》,开展“同课异构”等传、帮、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良师引领——课题带路——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途径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对教学尚欠成熟的青年教师,采用“教学会诊”的方法,组织教学骨干诊断其教学“病情”,对症下药,促其进步。引导青年教师朝着“一年入关,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八年骨干”的目标努力。近年来,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连续三届区、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龙实获奖人数在全区各中学中一直名列前茅;在连续两届的班主任专业技能比赛中,张佳丽、赵微两位老师均获区、市一等奖,并代表市参加省赛,分别获三等奖、一等奖。最后是评价促动。学校建立较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德、能、勤、绩、廉全方位进行考评,提高了评价的民主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较好地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

立足完善机制,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只有理顺机制,有序管理,精细管理,才能更好地推进和谐学校的建设与高效运行。为此,学校注意加强以下工作。

强化层级管理。实行两层级双渠道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体制。两层级为校级和组级,双渠道为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长与政教处、教导处组成校级层次,主要职责是指挥实施决策;年级组、教研组是学校的第二层次,其主要职责是执行校级的指挥决策,完成第一层次分解的各项具体任务。后勤管理则要建立以“和谐、高效、安全”为主线的总务管理机制。这种责任和权力的再分工,突出学校各处室的指挥、检查、督促等职能作用。同时,提升执行部门即年级组、教研组的责任和权力,缩短校长与执行部门的沟通渠道,增强校长对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掌控度,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管理实现高效、高质。

优化管理程序。学校管理程序是学校管理有序化的根本保证,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学校行政会议制度,二是教代会制度,三是信息反馈。采用教工大会、组长会议、各种层次座谈会及行政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等形式,及时做好信息传递、反馈,及时作出决策。

实行目标管理。依据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制订出各处室、科组、年级、班级乃至个人的目标,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学校总目标融为一体,学校通过目标对各部门和每个人进行管理。

完善制度管理。学校组织人力修订、编印《校务管理手册》,把原来不太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和不太切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予以删除,对未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对原有制度中应该有而没有的进行补充。

重视民主管理。学校注意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注意克服单向“层级管理”的缺点,重视民主型的管理,力求做到亲和化、人情化、真诚化、自主化。学校每项决策都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做到“制度是商量出来的”。领导班子成员注意多渠道收集师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工作。

立足强化德育工作建设,牢固学校发展基础。

假如把教育比作一个人,那么德育犹如人的心脏;假如把教育比作树,那么德育就是这棵树的根。在德育工作上,学校在坚持“三个把握”的基础上做到“五坚持”。“三个把握”即把握学校特点、把握培养目标、把握教育规律,“五坚持”即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践体验、坚持潜移默化、坚持全面育人。这些年来,学校一直着力构建发展性德育新模式。

德育目标系统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实际道德水平,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各条分成六个层次,并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每一条具体化,分六个学期实施。不要求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而是要求学生从身边容易做到的小事做起,先遵守基本的规范,然后逐步提高标准。

主题班会系列化,构建系列化的德育课程。学校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实践,构建起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三个年级分别确立主题:初一级以适应和养成教育为主,初二级以青春期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主,初三级以中考和理想奋斗为主。通过研讨、实践,逐步规范主题班会课课堂内容、教学程序,汇编成《初中学生成长24阶梯》,解决好主题班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德育实施具体化,注重学生悦纳内化和自我教育。学校变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德育为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德育,把对青少年的要求,通过疏导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熏陶学生的情操;二是营造文明高雅的学校文化,净化学生的心灵;三是培养自觉稳定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活动生活化,抓住契机渗透思想教育。不拘时间、地点、场合,随时抓住生活中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一是注意用时事造势,熏陶感染;二是促家校联系,形成合力;三是借毕业离校,感恩学校。

立足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这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令学校始终萦怀于心的是,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成长点和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一个突破口是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在今天,评论一所学校的好坏和教师的优劣,看的是分数与成绩。尽管这有失偏颇,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却被人们广泛认同。鉴于此,学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师生的认识,改变唯分数是求的质量观,努力把握好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聚焦课堂”、“决战课堂”,坚定不移地走课改之路。

第二个突破口是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这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一是宣传教研,使领导班子成员、科级组长、骨干教师明白积极带头搞科研是应尽义务,使全体教师明白积极自觉搞科研是本职工作。教研不能蔚然成风,办名校就是一句空话。二是指导教研,要明白“研”什么、怎么“研”。三是激励教研。学校建立了教研激励机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激励。

立足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以制度保障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构建各项管理制度时,注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严格管理”、“积极引导”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在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先行,让师生充分理解制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遵守各项制度的必要性,在校园内构建起人人遵守制度、个个维护制度的良好制度环境,从而使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在师生身上慢慢浸润,反复强化。

以活动充实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参与性、震撼力较强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让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从而提升校园文化水准,再现校园文化精神。

以环境承载学校文化。学校着力建设整洁、优美、高雅、规范的校园,通过抓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其“无声之教”的熏陶作用。除“硬环境”外,学校也注意努力为教职员工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安心从教的“软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