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9-18
□平凉日报记者杨曼艺
“198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灵台县独店职中工作,那时候的职中全部都是平房,跟现在的环境真是没办法比。”今年56岁的灵台一中正高级数学教师王海燕回忆起从教生涯中所经历的灵台教育发展感慨万分。
1983年王海燕参加高考,在当年灵台县录取的大学生中他是惟一一名应届生。也许是子承父业所愿,王海燕当时毫不含糊就报考了师范院校。1985年大专毕业后,灵台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参差不齐,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王海燕说:“那个年头大学生比较少,转行外调的诱惑较多,但我抱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选择了坚守。”
王海燕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灵台县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他被分配到独店职中任教,背着母亲给他准备的行囊,满怀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憧憬和初次走上工作生涯的激动来到独店职中的校园。
面对破败不堪的校园,低矮的土木结构的宿舍,黝黑的墙壁,砖墙上支起的木板床,王海燕心里面顿时一片迷茫和彷徨:这难道是我将要为之坚守一生的事业和梦想?那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当时王海燕找了一个破铁脸盆,挽起袖子,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用泥巴做了个土炉子,用旧书扇风鼓气,当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做好参加工作的第一顿饭时,也预示着他的教书生涯就此开始了。
那时的学校,条件相当艰苦,学生宿舍是还教室改造的通铺。王海燕开玩笑说:“当时每月工资只有67.5元,买一辆自行车还得攒一年多。”
开学一个多月,当时天气已经很冷,王海燕第一次学会了打煤床、生火炉,小屋内闪烁的火苗使房子里顿时有了温暖。那晚他还为自己的杰作沾沾自喜,在陶醉中睡去。“第二天早上起床我感觉头疼欲裂,摇晃着走出宿舍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惊慌的同事手忙脚乱地把我送到医院,原来煤气中毒了,如果晚来一两个小时就有生命危险,真的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王海燕说。
1988年,王海燕调入灵台二中工作4年后,由于灵台三中高三数学无人承担教学任务时,他临危受命,这一干,就是11年。“那时候三中经常停水停电,为保障学生用水,有时候需要我们到山沟里去挑水吃。天寒地冻,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中我们师生抬水、挑水的画面历历在目,至今回想起来我都感慨万端。”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这是王海燕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36年寒来暑往,王海燕坚持每天早晨6:30到校,是校警每天开门看见的第一位老师。在一中工作18年,他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还承担学校各类讲座、竞赛辅导、培优补弱、志愿咨询和青年教师培训等工作,满负荷运转,从不言累,同行戏谑道:“那是一头老黄牛,驮多少,都能保质保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海燕潜心研究,因材施教,在教与学的切入点上巧触发,在学习的堵塞点上巧疏通,在知识的总结点上巧回归。“记得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评价我的课,他说,听王老师讲课,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将所有的难题变成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听到这样的话语,王海燕的心里沾沾自喜。
36年间,王海燕送走了24届高三学生。其中,2012年他带的高三(20)班共59人,一本上线率达64.4%,二本上线率达98.3%,他所任教的文科、理科人均分均居平凉市第一。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王海燕担任班主任23年,从没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王海燕说,曾经有一位学生半夜突发疾病,作为班主任的他凌晨2:00接到电话便匆匆起床赶到学校,将孩子送往医院。孩子入院3天,但父母还没联系上,只有孩子的外婆在护理。看到走路都颤巍巍的老人,王海燕于心不忍,便让老人回家,自己照顾起住院的孩子。住院7天,他每天给孩子送饭,悉心照料,出院后又在家里为孩子熬中药,直到孩子痊愈。
“记得曾经带过的一名学生,他家庭情况特殊,从小生活困难,曾多次产生过弃学的念头,了解情况后,我多次找其谈心,并多方协调带头为他捐款资助,帮其重树了学习的信心,后来经过他刻苦学习,成绩由班级42名提升到17名,最终以高考551分的成绩步入重点大学行列。”提起这名学生,王海燕的眼里更多的是欣慰。
一心坚守三尺讲台,三十六载桃李情怀。王海燕先后被评为平凉市“优秀教师”、平凉市“师德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园丁奖”,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21年3月,灵台县成立了第一个高中数学工作室——“王海燕名师工作室”。“学校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由我牵头组建‘名师工作室’。主要职责是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梯队建设,引领数学学科的发展,指导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王海燕说。
36年的倾情坚守,王海燕的背驼了,眼花了,颈椎、腰椎严重退化了,走路也开始蹒跚了,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的脊梁依然是挺直的!
记者杨曼艺责任编辑:樊醒民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