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大余县第二中学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号和三号教学楼一层主体结构已初具雏形,260余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现场如火如荼,一派火热施工景象。
“三次选址,多年等待,一朝终圆梦。大余县第二中学项目是县政协开展‘整体提升全县教育工作’专题协商成果转化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作为调研的参与者、见证者,倍感欣慰。”赣州市政协委员、大余中学校长李晓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城市新区与老城区交汇处的大余县第二中学,总投资5.2亿元,占地面积400亩,预计明年8月竣工,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就读。这是大余县政协推进协商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实例。
自古以来,地处赣、粤、湘三省交汇处的大余都是崇文重教之地,随着苏区振兴政策的落地生根,大余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教育短板日益凸显,成为大家关注的民生焦点。2022年初,大余县政协征集年度协商选题时,党政领导纷纷点题,希望破解教育难题。
“协商的课题选得准不准,关键看社会的关注点高不高;协商建言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调研深不深……”面对群众所盼,一个以大余县政协副主席担任组长、教科体界别政协委员为成员的课题调研组组建起来了。
调研组深入11个乡镇、36所学校调研,召开小型座谈会23次、个别访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78人次,征求到教育网点布局、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19个、意见建议33条。其中,解决高中学位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通过调研发现,我县高中即将迎来学生高峰期,而大余中学学位有限,亟需建设新校区。”大余县政协副主席周红英介绍起调研的经过,坦言仍然历历在目。
“现在乡村生源偏少,全县有12个教学点不足10人,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建议给予学生一定的交通补贴,对部分教学点优化撤并。”
“大余中学位于老城区一侧,紧邻水城小学、水城幼儿园和第三小学,城区教育网点布局不太合理,同时活动场所有限……满足不了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在新区新建一所中学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
在协商中增进共识,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大余县政协委员们结合各自所见所闻所思,直指大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翻开《大余县政协2022年度协商成果汇编》,分建议、调研报告、民主监督报告、重点提案督办纪要四大块20个项目,有关教育工作的协商建言多达7项,通过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配套对城区教育网点布局开展对口协商、对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专题民主监督,大余县政协打出了一套履职“组合拳”,协商成果“含金量”十足。
“以前小孩在水城小学就读,上下学要经过国道,还要过桥,现在第一小学就建在家门口,上下学又近又方便!”享受到优化教育网点布局红利的陈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上下学高峰期像赶集一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每年投入1450万元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第一小学、第三小学相继独立,城区教育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投资7.15亿元,新建大余县第二中学、西门幼儿园、池江中学运动场等一批重点项目8个……近年来,大余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余县城区教育网点布局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强劲的行动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协委员专业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大兴调查研究,为教育发展谋良策、出实招,促进更多协商成果的转化,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大余县政协主席沈宝春表示。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xue.ljyz.com.cn 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