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昌在课堂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阳西居民十分关心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阳西先后投入10多亿元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水平,着力补齐城乡教育短板。今年6月9日,阳西县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举办共建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项目签约活动,通过搭建桥梁、联合教研、品牌化培育、特色化构建、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为阳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月7日,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项目(示范学校)揭牌活动先后在阳西县第一中学、阳西县实验小学举行;8日,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项目(重点学校)揭牌活动在阳西县第二中学举行。这既是阳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阳西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本版供图: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本期统筹:杨世华张文秀梁远红赫鹏翀
着力提升城乡学校教育质量
借智引才筑高地
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8月,是国内首家师范类高校在深圳设立的研究院。该院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全面支撑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未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创新服务改革示范基地。
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项目签约后,阳西县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将携手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关于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要求。
根据协议,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将通过校际间、城乡区域间的教学教研联动,以及经验、合作交流,带动县域中小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组建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以后,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重点打造示范性核心牵头学校,再辐射引领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学情共通、文化共生、考核捆绑、信息化平台支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融共生、和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基础教育教联体首席专家、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专家委员会主任叶枫岚说道。
从今年9月起,阳西将有步骤地推行县域内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共同体长效成长机制,逐步形成“一体多品”的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强化品牌对县镇村学校全覆盖带动
四个维度提升“挂牌校”实力
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通过大手笔投入教育,使优质公办学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有效促使优质生源的回流。通过合办教育共同体示范校、重点校和成员校,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将构建阳西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以推进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将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强化示范学校品牌并对县镇村学校进行全覆盖带动,致力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将发挥县域高中作为县城基础教育的龙头、连接城乡教育的枢纽作用,办强高中,形成品牌,以阳西县第一中学为龙头,构建“3+N+X”城乡教育共同体(3所示范学校、N所重点学校、X所成员学校),以点带面、以城促乡、以强带弱,促进全县学校共同发展、老师共同成长、学生共同培养,构建阳西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新格局。
“我们学校作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示范校,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我校和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将设立2个数理特长班,瞄准培养‘双一流’学生,同时希望今后能培养出一批强基计划特长生。”阳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第一中学机关党委书记、校长梁军磊介绍说,该校将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的智慧平台,为更多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建设目标方面,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将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县域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全面提升阳西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良好教育生态。
在用好用足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各项资源的基础上,阳西下一步将在重点谋划增加优质公办学位方面下功夫,切实满足广大阳西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聚力育才吸引优质生源
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
打造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既是破解当前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阳西县委、县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的有力举措,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阳西县先后规划建设了教育城,丹江小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县教师发展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阳西县第一中学新校区、第一批4所公办幼儿园、4所乡镇寄宿制学校项目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第二批14所公办幼儿园、第二批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等项目加快推进。
在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阳西进一步完善招才引智、选拔聘用、绩效考核等制度建设,近两年来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教师达350多名,选拔了一批富有教育情怀的高素质校长,有效带动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综合素养,使今年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分考生、重本率和本科上线率都有较好的提升。
显著提升的教育教学整体实力,也让优秀学子和家长对在阳西求学增添了信心。日前,阳西县教育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组织开展县域高中招生宣传活动,旨在更好地筑巢引凤、聚力育才。
在活动期间,县教育局、县第一中学班子成员通过家访、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开展高中招生宣传活动,与部分学生及家长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了2023年招生录取新政策,就学生和家长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全方位介绍了阳西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就学校的师资团队、教学设施、合作办学以及历年“低进高出”的优异教学成果等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交流,充分展现学校的魅力。
作为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示范学校,阳西县第一中学这块“金字招牌”让学生和家长们眼前一亮。该校也将充分发挥优势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追求全方位优质发展。
记者从阳西县第一中学方面了解到,该校将结合高中学段实际情况,以数学、物理、英语为重点学科,提供精准教学服务,重点指导全校班级教学工作,运用智慧教学平台技术系统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我的孩子准备留在阳西读高中,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相信孩子以后也能够考出好成绩。”一位参加交流活动的学生家长表示,自己和小孩都对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擘画的发展蓝图充满信心。
相关
阳西一中新校区建设收尾
县城部分学校优化调整
今年以来,阳西县立足实际、精准发力,通过合理规划调整县城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县城中小学学位不足、大班额等较突出问题。
日前,备受关注的阳西一中新校区项目经过历时9个多月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项目已接近尾声,学校的招生、教师配备等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为确保9月1日开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阳西一中新校区项目施工现场,全部13栋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工人们忙碌地开展设备安装、绿化等作业。据项目生产经理邓小军介绍,目前室内装修已全部完成,课桌、家具正在安装,7月底将基本完成。绿化种植工作也在进行,施工单位将确保9月1日顺利开学。
据了解,阳西一中新校区一期占地面积395亩,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行政楼、师生发展中心等13个单体建筑。项目建成后,办学规模为90个教学班,可提供4500个高中学位,进一步夯实了阳西县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为学生们提供优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们将按照‘五育并举’、打造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在教学上,除了打造尖子生之外,还要着力提高本科率。”梁军磊说道。
日前,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到阳西一中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调研。张秀洁强调,要深刻认识阳西一中新校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序推进阳西一中新校区建设搬迁工作;要强化担当、攻坚克难,加快阳西一中新校区项目施工进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质保量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要成立阳西一中新校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方案,各司其职、责任到人,统筹协调好供水供电、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搬迁工作方方面面顺利推进。
据了解,以阳西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为契机,阳西县将充分利用阳西一中原校区的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县城部分学校规划布局,实现县城高中、初中、小学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在初中、小学方面,阳西县将阳西一中原校区改建为阳西一中附属实验学校,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办学规模为4500个学位。
此外,阳西县兴华学校将用三年时间改制为完全小学,从今年9月停止初中招生,改制后可增加540个小学学位,最大办学规模为1890个学位;奋兴中学将扩大办学规模,达到1800个学位;方正中学将针对超规模大班额问题进行优化设置,将办学规模缩减到3000个学位。
延伸
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让学生实现“逆袭”
用“逆袭”来形容今年的阳西高考最恰当不过了,不少阳西考生相对当初的中考成绩,都实现了“低进高出”的华丽转身。
陈祖祺是阳西一中物理类考生,今年高考取得631分,有望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鲜为人知的是,他此前的中考成绩仅有600多分。高考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他认为得益于老师的全程陪伴与学校的悉心栽培。
“我的老师们尽心尽责,把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让我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陈祖祺说道。
作为陈祖祺的班主任,杨艳恒表示,对于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会针对薄弱科目进行查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