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9-08
“当听到老师说要互相写信时,我内心无比激动”。参加“红石榴·手拉手”结对交流活动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第七中学学生王嘉利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第一中学学生卓嘎拉姆结对成了笔友。她在信中向藏族朋友介绍,封闭寄宿学校的生活并不枯燥,“学校每周五有社团活动,我加入的是文学社”,西吉“有马铃薯之乡、芹菜之乡的称号”,有龙王坝、火石寨、红军寨等景色优美的地方,也有手抓羊腿等美食。王嘉利邀请对方“来观西吉美景、感西吉民风”。
这场跨越2000余公里的结对交流活动,是今年5月8日团固原市委联合团那曲市委启动的,为期3个月,由团西吉县委和团色尼区委组织西吉七中和色尼区第一中学实施。两地希望以此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结对活动内容之一就是互致书信。西吉七中将当时八年级的58名入团积极分子组成一个临时班级,其中,回族学生25名、汉族学生33名,与色尼区第一中学七年级(1)班58名学生结对。色尼区第一中学这个班级中有57名学生是藏族,还有1名学生是回族。
结对笔友由两所学校教师按学生性别做分类安排。寄、收信地址统一定为两所学校校址,学校教师统一邮寄。西吉七中有教师特意了解过,严格意义上说,58名学生都是人生第一次跨省份寄出手写信件并收到回信。
第一封信是西吉七中学生寄出的,信封里还夹着一张班级拍摄于5月23日的合影照片。色尼区第一中学的结对学生很快利用课余时间写了回信,也附寄了一张7月11日拍的合影。两地学生一来一往互致书信的过程,持续了40天。
逐字逐句读完从宁夏寄来的书信,色尼区第一中学14岁的学生卡增扎堆在给西吉七中何旭辉的回信中介绍,“那曲人招待来此旅游的客人时,会献上洁白哈达。糌粑和酥油茶是特色美食。当地人过赛马节、新年等传统节日时,会穿藏装。每年暑期,学生还会挖虫草”,说“自己喜欢踢足球,梦想是开飞机,并永不放弃梦想”,还用汉字和藏文写了一句“欢迎你来西藏那曲”。
两地中学生在116封信中互相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在校学习情况、家庭生活,自己眼中的家乡风景、民族习俗和美食,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几乎每封信的结尾,他们还会勉励对方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约定长大后“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虽然两地相距遥远,但中学生的思想交流因“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同读一本书”变得近如咫尺。
活动启动不久,西吉七中原团委书记胡刚就从初中语文必读书目中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组织两地学生在线同读。他认为这本书“很适合青少年读,很励志”。
西吉七中学生杨玉婷在读书中写下对这本书写作背景、人物特点、艺术特色的分析和体会,还摘抄下经典句子——“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这是一本鼓舞人斗志、激励人向上的好书。”色尼区第一中学学生噶玛措姆读后认为,“保尔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要向保尔学习。”
8月3日,调任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服务中心主任的胡刚,再次将两地学生组织到互联网“云端”。那天,大家同唱国歌,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服务中心28岁的讲解员马晚晚还给两地学生带来了一节微团课。西藏的58名学生全都出现在了视频画面中,西吉七中除6名请假的学生外,也都参加了直播课。
这节课16分钟,是马晚晚第一次通过网络面向宁夏区外的青少年宣讲。她从“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地——将台堡”讲起,注意引导两地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及意义,引导他们牢记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珍惜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一封信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互通书信的方式增进了宁藏两地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团西吉县委书记马小龙表示,今后团西吉县委会努力将当地红色教育资源转化为民族团结和思政教育的教材,创新方法组织宁藏两地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增进交往、交流、交融,使其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并一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