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云学校,干净明亮的教室传出琅琅读书声;在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的董炳洪名师工作室内,学生们围着老师学习棘轮扳手的设计原理;在邓发纪念中学的操场上,一个个运动的身影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云浮建市晚,教育底子薄。去年以来,云浮以“三大抓手”做大做强财政,将资源经济收益的一半用于教育医疗补民生短板,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三年内将新增8万余公办学位
“我来云浮打工已经多年,一直租房住。今年9月,我的孩子顺利入读佛云学校,解决了接送的后顾之忧。”学生家长黄先生说。
走进云城区腰古镇的佛云学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崭新的教学大楼、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初中综合楼全部交付使用,预计提供3000个优质学位。
这是云浮市大力扩展公办优质学位的缩影。
“十四五”期间,云浮初中和高中学段生源将进入增长高峰期,特别是随着农村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增多,中心城(镇)区义务教育学位需求居高不下。为此,云浮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民生建设。
抓教育就是抓未来。今年7月,云浮出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逐步推动新建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到2025年,全市将新增8万余公办学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云浮基础教育薄弱,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出去读书,随之造成人才外流。那我们反过来建好了这些民生设施,才能真正把人才留住。”云浮一名基层工作者说。
打造一批名师名校长
“安装这两个工件原本需要两个工具,比较麻烦,我们设计了这个功能‘二合一’的扳手……”在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的董炳洪名师工作室,机电工程部主任董炳洪手持棘轮扳手,讲解着它的设计原理,学生们围作一团,听得认真。
今年12月,董炳洪名师工作室带领师生团队与校企合作企业一起自主设计的“一种车床的卡盘与刀架一体化棘轮扳手”,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也是团队的第8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名师示范引领下,今年一批教师和学生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54项。
“希望校企双方通过人才共育、课程共研、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技术共享等方面深入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校校长区伟雄说。
不仅是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也把师资建设摆在第一位。今年以来,云浮各县市区纷纷发出“引才令”,向符合条件的教育急需紧缺人才抛出橄榄枝。
“第一任期基本年薪为60万元(含五险一金),绩效年薪为25万元,每年最高发放任期激励15万元……”近期,云浮中学面向全国招聘“百万年薪”校长的公告,引发热议。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
云浮正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和教育英才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学工作队伍。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培养市级名校长30名,名教师100名,名班主任50名。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3、2、1……”伴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似的冲了出去,汗水挥洒在跑道上,呐喊助威声震耳欲聋。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的操场洋溢着青春悦动的气息,这份欢腾让寒冷的冬日变得暖意融融。
不仅仅在田径运动会上,这样的场景在课后也随处可见。放学后,学生们统一参加集体跑操,每天自由运动的时间超过一小时。“现在的校园生活既充实又快乐。”一名抱着篮球的学生说。
“活动育人是我们本次‘双减’提质工作的发力重点,大力培育学科类、体艺类学生社团,利用‘学科节’‘体艺节’‘社团文化节’等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双减提质增效’的项目品牌。”该校教务处主任邓梅玲说。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才能更好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云浮是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我们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通过评价引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全面育人、科学育人,提升办学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提质发展。”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基层声音
要抓住全市加快推进教育提质发展的契机,全力打造品牌普通高中学校,助力云浮教育高质量发展。
——邓发纪念中学校长刘松林
职业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要在提质中求突破,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云浮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何文通
蹲点笔记
用优秀的人
培养更优秀的人
教育是评价一座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是评价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云浮建市晚、底子薄,面临“再上一层楼”的挑战。这座广东最年轻的城市,如何通过改革来满足300万云浮百姓对“人民满意教育”的期待?
“资源经济收益的一半将用于教育医疗补民生短板。”在新征程,云浮许下这一承诺,以“三大抓手”做大做强云浮财政,全面构建起了符合云浮实际的教育发展新路径。
当前,云浮正在师资建设上发力,向教育急需紧缺人才抛出橄榄枝。百万年薪引育“名校长”、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打造“名师”团队、强化与“名校”合作;结合产业需求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成为这座城市最深的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王谢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