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3-26
师资相对薄弱的乡镇学校,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质量?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能为乡村教育做些什么?
近年来,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实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通过实行“托管”模式,帮助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阳方口中学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使教学更符合乡村教育的实际需要。
5年前,胡耀文来到阳方口中学担任校长。当时,学校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生源流失的窘境。他说,“我刚来的时候,3个年级还有69个学生,后来就剩几个人了”,每年开学前,老师们挨家挨户家访,说服家长把孩子送来读书,“嗓子都要说破了”。
2020年6月,忻州师院与宁武县签订协议,由其附属中学托管阳方口中学。忻州师院附中是当地的优质中学,托管后,阳方口中学的情况大变样:新学期招生时,不仅留住了镇上的50多名生源,还吸引了县城的120多名学生,一共招来了176名学生。在学期末的全县初一年级统考中,阳方口中学成绩大幅提升。
对家长来说,孩子不用去市里上学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省下来回奔波的时间和成本。对托管校来讲,每招收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县政府发放的1万元教育经费。阳方口中学的成功实践,激励宁武县其他学校抓紧提升教学水平,还带动了定襄县、保德县等县城与忻州师院附中合作,签订教育服务协议。
来到宁武县支教的包括忻州师院附中9名教师、忻州师院的21名师范生。忻州师院附中校长谢晓丽介绍,支教队中有管理、教学双骨干老师,有入职3年以上、当过班主任的骨干老师,还有入职近两年的年轻教师。老中青结合、三三制梯队的支教队伍,带来先进教学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立足当地生源实际探索特色教学。
乡村学校缺少音体美老师。忻州师院来支教的21名师范生,涵盖语数外音体美等专业,在报到前进行了两个月的跟岗实习。来到阳方口中学后,他们组建起古典舞社团、合唱社团等,带领孩子们发展艺术爱好。
与支教同步进行的,还有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每个支教队都配有指导教师,负责旁听支教生的课程、查阅课件,总结可供教学改革的意见,让教学更符合乡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忻州师院支教处处长程利炳说,支教老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成长很快。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中,要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忻州师院党委书记王军说。地方师范院校主动作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同支教大学生协作联动、走进乡村,可以在振兴乡村教育中发挥独特力量。据了解,1997年开始,忻州师院连续派出47批5万多名大学生,深入山西省多地以及新疆和田、河北雄安新区、海南五指山等地700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支教。
“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乡村学校协力合作,共同回应乡村学校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忻州师院院长张虎芳说,特色支教同步推进“有学上”和“上好学”,不仅改变了乡村教育,参加支教的大学生也在实战中锤炼了意志,支教结束后,许多学生主动留在乡村继续教学。据介绍,去年忻州师院派出学生赴新疆支教,有46名学生主动选择留在乡村继续服务,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26日11版)
责编:张婷婷、张临山)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朔州市委书记熊燕斌接受人民网专访
【编者按】近日,朔州市委书记熊燕斌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朔州是如何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如何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朔州在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办理好网民留言、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经验做法,取得了哪些实效”“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专访。朔州是右玉精神的发祥地。…
学党史开新局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巍巍太行山脉愈加勃发兴盛。6月3日,山西省委书记林武率领省委常委班子,瞻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