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0-08-26
走进印台区的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一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示意图,它告诉你,从小区出发,大到上学、就医、出行、购物、阅读、健身,小到买菜、吃饭、理发等各类生活所需,步行15分钟就能搞定。
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印台区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生动实践。
家住方泉二期的寇奶奶,今年75岁。早上7:30,她正在新桥便民市场买菜。“从小区出来走到菜市场,只要3分钟,这里的菜和水果都很新鲜,价格也公道,买完后在市场吃些早点再回去,生活很方便。”
新桥便民市场,坐落于漆水河畔,占地面积8000㎡,市场内有71间门面房,160余个摊位,主要出售水果蔬菜干菜肉类等,服务附近万余群众,日交易额达15万余元。
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印台区改造升级传统集贸市场1个,即印台南关新桥便民市场;传统农贸市场2个,分别是川北果蔬批发市场和北关老街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后,标准化菜市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规划范围内居住区面积80%以上。
“我叫权子轩,是方泉小学的一名学生,马上9岁了,开学该上三年级了。我家住在济阳新城,妈妈说住在我们小区上学很方便,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市五中、市一中直线距离都不超过1千米,步行10分钟之内都可到达。”方泉小学学生权子轩说。
“我家住南街西山居委,娃今年9岁了,周末学跳舞和绘画,学了五年了,分别在粮站和老街道北头,走路15分钟之内都能到,方便得很。”南苑社区居民张聪红说。
截至目前,印台区建成区内共有学校14所,其中幼儿园7所,小学4所,中学3所,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基本实现学区内相对就近入学目标。
除此之外,印台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屋、社区配套阅览室、图书室一应俱全,群艺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资源配套到位,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0年前,刚住到这的时候周围有菜地,觉得挺荒凉。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现在觉得特别方便。尤其是户外锻炼,步行3分钟就能到达重兴公园,5分钟就可以到姜女祠山体公园,10分钟就能到印台区体育场,不论是散步还是健身,都非常便捷。”家住郦景小区的赵先生,15分钟生活圈带给他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目前,除了印台区体育场已投入使用之外,今年初还建成了占地2700㎡的印台区全民健身中心,内设标准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4个,同时还设有健身、兵乓球、跆拳道、羽毛球训练室,国民体质监测室等。下一步,区上将修建五人制笼式足球场,目前正在筹建中。”印台区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姚大爷今年80岁了,家住三里洞街道芳草社区中铁花苑,遇见他的时候,他同往常一样,前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姚大爷说,前些年老伴去世了,子女也不在身边,一个人独居,有时难免觉得孤独。“去年10月,有一家养老服务中心进驻社区,里面有很多老年人,我闲了经常去。”
“那里让人觉得温暖。”养老服务中心与姚大爷所住小区一墙之隔,大爷在这里找到了组织,不论是看书、写字还是聊天,都有老伙计,和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
“这里还能吃饭呢!”早上11点,刚刚看完书的姚大爷来到了养老服务中心餐厅,“这里的饭菜口味清淡、干净放心、按时按点,一顿饭5-8元不等,符合我们老年人的饮食特点,我觉得很好。”
截至今年初,印台区人口21.9万,老年人3.67万,占比16.7%,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直以来,印台区紧盯“社会救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等模式,一些养老服务中心进驻部分社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爱和文娱活动,满足了部分高龄、空巢、失独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大夫,我这脖子上长了些红疹子,背上也有,痒得很,你给我看看这是咋了。”8月18日下午,72岁的陈忠昌来到三里洞社区医院看病,他告诉记者,自己家就住在社区医院后面,走路5分钟就到了,看病非常方便。
“你这是神经性皮炎,回家抹一些派瑞松软膏,口服敏迪和维生素C片,这几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禁烟酒,有不舒服随时复诊。”陈大夫检查后,“大声”的告诉老人。“老陈年纪大了耳朵背,说话声就得大点。他经常在我们这治疗,非常熟悉了。”陈大夫说。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普及性,我们在做好就诊接待和住院服务的同时,还经常到社区开展一些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还为0-6岁儿童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健康体检。”三里洞社区医院副院长陈晓云介绍说。
据悉,印台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大病到医院、小病社区看、健康有人管”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已逐步形成,为全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