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04
贵州“村超”自5月13日开赛以来,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获得了社会各界以及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大力报道。知名解说员韩乔生到现场激情解说,前国脚范志毅率队交流挑战“村超”球队,国际足坛传奇球星迈克尔·詹姆斯·欧文以视频方式祝贺贵州“村超”赛事越办越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发文点赞贵州“村超”,称赞“这是伟大的比赛”。在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村超”燃爆全网,“超经济”火爆出圈,呈现出村民欢、观众乐、经济火的场面,贵州“村超”已成为贵州的名片、黔东南的宝贝、榕江的骄傲。贵州“村超”不仅收获广大网民的喜爱,更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祝福,演绎成了“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这是榕江及贵州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写照,更是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榕江及贵州大地开花结果。
群众主创全民参与办好“村超”赛事
贵州“村超”来源于群众,出圈于群众,是榕江人民对体育竞技的传承和热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群众主创、群众主体、群众助推的成果。
一是“村超”底蕴深厚。榕江足球由来已久,据《榕江县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同时将足球带入。50年代,榕江中学兴起足球运动。1965年,榕江县足球队首次参加黔东南州足球比赛获得冠军。1971年后,足球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逐渐发展起来。90年代,村民在县城河边的草地上建了一个简易露天足球场,这个早已不复存在的足球场见证了最早的几届“村超”。2016年榕江县被评定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2021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经过80年的发展,榕江38.5万人口中,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群众对足球的喜爱热烈而纯粹,火出圈的“村超”不是一时的流量曝光,而是榕江足球文化多年积淀后的“出圈”。
二是“村超”是纯粹的。“村超”没有商业广告,不收门票,开放办赛,也没有职业球员,是从头至尾农味十足的乡村足球赛。赛事的组织者、运动员和裁判来自“草根”,观众、啦啦队都是当地村民,奖品也是当地取“材”,每场比赛获胜队伍奖猪脚两只,最终决赛的第一名奖品为本地小黄牛,第二名奖品为本地猪,第三名奖品为小香羊,第四名奖品为本地鹅。领衔射手榜的董永恒是卖卷粉的,他的队友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乡亲,杀猪的、做卤菜的、干工地的、开挖机的、办企业的……,94岁的侗族老人杨留香捐出50元给本村球队买水喝,86岁的苗族老人杨老巷与村民专程到场为比赛表演民族舞蹈助威,每个人都因对纯粹的热爱而奔赴,筑成“村超”的大舞台。
三是“村超”的主角是群众。“村超”是老百姓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社区体育赛事。主办单位是榕江县足球协会,承办单位是榕江县三宝侗学会,赛事的队伍组织、赛程安排、晋级规则、节目表演、奖励奖品由民间自发组织、自行决定、自行实施。政府则专注于干好赛场下的活,在场地、电力、通讯、安保、环卫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后勤保障服务。
四是“村超”代表在行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不同岗位以不同的方式在支持和服务“村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传播正能量。比如,作为“村超”东道主的车民街道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用好用活“一楼一代表,会商+回访”工作机制,组织代表和村民入站会商研究“村超”问题,以温馨周到的服务开门迎客。州人大代表、贵州荣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在“村超”期间所经营的农家乐和民宿带头不涨价,反而还有游客优惠价,以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服务“村超”。县人大代表、侗族青年歌手李莎,在6月18日的中场节目中以一首《山水贵客》唱出了贵州的风采和热情,朴实而动人的歌声,引发线上线下观众深深的共鸣。“村超”期间,大利侗寨吸引诸多游客前来游玩,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作为栽麻镇人大代表、大利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康,组织干部和群众一起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以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欢迎游客……。王荣、李莎、杨秀康等代表仅仅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助力“村超”的一个缩影,除了他们还有成百上千的各级人大代表以志愿者的形式默默地服务“村超”。五是“村超”是“团体赛”。
“村超”的火爆极大激发了全县人民的热情和动力,干部群众在参与赛事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全县广大干部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角色转换,全县市民群众从“伸手要钱”到“主动凑钱”的热情转变。在“村超”现场,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巨星,人人都在发光,有远道而来宣传报道的媒体记者,有头顶烈日仍然坚守岗位维护秩序的公安交警,有全力引导热情服务的志愿者,有凌晨三四点还在打扫球场的环卫工人,更重要的是有全县老百姓自发制作美食、排练节目、让出空房热情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
以民为本开辟赛道引爆“超经济”
“村超”的火爆出圈,既反映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又反映出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村超”不仅是乐子,更是路子,当地政府和广大干部借助“村超”的东风,听民声、顺民意、汇民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甜甜榕江的“超经济”名片更响,榕江人民的“口袋”更鼓,少数民族群众的“脑袋”更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响应民声,满足精神需求。在脱贫攻坚胜利之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生活有了更直接、更强烈的诉求。足球在榕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竞技水平,从1940年发展到今天,有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20人,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147人,在榕江足协注册球队达35支,球员1200余人。榕江县多次承办省、州校园足球比赛,每年开展常规的足球赛事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和支持,足球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庆祝节日的重要活动。“村超”聚焦人民所需,弥补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单一的缺陷,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超”的火爆出圈,本质上是当地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二是顺应民意,提高服务水平。“村超”始终坚持“人民体育人民办、办好体育为人民”的理念,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声,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推动“村超”持续健康发展。比如,为当地群众在体育馆周边科学合理规划600余个免费摊位,带动近400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大力宣传榕江县城和周边乡镇的民族文化、农特产品、旅游资源,截止目前,实现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超1.9亿元,接待游客79.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开通专门“村超”公交专线,免费开放公共停车场,招募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等。
三是汇聚民智,发挥品牌效益。坚持“群众当家、政府服务、体育打头、经济助阵”,用好“榕易谈”“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等,开展好“我能为榕江足球做什么”“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广泛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足球协会、运动员、村民等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挖掘“村超”赛事的市场价值和产业潜力,打造以榕江足球为主的“超”字号系列产业。提供“超好吃”美食,依托“村超”知名度,邀请全国各地“民间美食足球队”到榕江开展足球交流,把足球和美食结合在一起,带动全国各地参与进来,保持“村超”热度。优化“超好住”条件,推出更多高端酒店、度假酒店、主题酒店、星级酒店,不断提升“住”的品质。宣传小丹江、大利、加宜、乐里侗乡等景区景点,推出一批苗侗文化、传统村落、生态康养、民宿集群、运动健康等主题旅游产品。推出“超好游”路线,将“村超”赛事融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集山地体育、民族运动、美食餐饮、户外休闲、度假养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体旅特色体育路线。完善“超好玩”配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围绕“+山歌”“+美食”“+节日”,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带动更多游客参与体验民族风俗活动。
民族交融共享盛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贵州“村超”实现流量出圈的同时,以体搭台、文化唱戏,为各民族搭建了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全县各族群众、全国各地游客共享乡村嘉年华,民族团结之花在榕江大地绚丽盛开。
一是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榕江县有16个少数民族,民族节日纷繁众多,过去大多是各民族各过各的节。“村超”搭建起了各乡镇各村寨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村超”每个“超级星期六”都有村寨群众自发组织的侗族大歌、芦笙歌舞、民族舞蹈、摆王木鼓舞、少儿体操、齐跳多耶等民俗展演和加油助威活动,不同村寨群众的特色表演,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球赛与民俗活动同步上演,既是足球的盛宴,也是文化的华筵。
二是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贵州“村超”不仅让大家了解足球,了解榕江,更了解贵州,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6月底,全网浏览量已达200多亿,火热的贵州“村超”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西、四川、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球迷,各族观众在看球赛、品美食、赏歌舞中展现了民族团结的无缝融入。特别是6月17日八开镇的民俗表演,近万名各族群众手牵着手,围成五环绽放足球场,唱跳“多耶”舞的壮观场景,成为球场边标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诠释。6月23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足球联队入场时,身着藏族服饰,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走到人群中央,向四周的各族观众高高举起哈达以示敬意,现场超5万观众齐声高喊:扎西德勒。球场上,青色的草地、白色的哈达、蓝色的靛染相互交织出一幅藏、苗、侗、汉、水、瑶等各民族交融的动人画卷。贵州“村超”刮出了最炫民族风,画出了最美同心圆,奏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奋进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号角,展演了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大团结大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