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2-15
6月24日,万年县梓埠中学的一个教室内,孩子们深情地唱起《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告别即将离开他们的江西师范大学红土地支教实习队的老师。学生们说:“尽管相处只有短暂的一个学期,但支教老师用爱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为缓解我省农村师资力量紧缺、农村教师素质相对较差的现状,从2004年9月起,江西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选择优秀大学生在偏远农村中学以支教的形式实习一个学期。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用辛勤的汗水、执著的爱改变着贫困的农村,改变着贫穷孩子的命运。
送给偏远学校一缕阳光
学校赞叹:“对于我们这个贫穷偏远的农村中学来说,支教老师的到来,就是送给我们的一缕阳光,学校发展有了新的活力。”
——万年县梓埠中学校长张想吉
记者采访:梓埠中学是万年县最大的一所偏远农村中学。全校有学生1760多人,然而,该校在编在岗教师不足60人,按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正常比为1:18,学校缺编老师30多人。老师严重缺编导致学校的体育、音乐等课程形同虚设,电脑课、英语听力等新课程也几乎从未开讲。
支教老师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2月,江西师大第二批支教队16名支教老师来到了梓埠中学。支教老师带着青年人的朝气,火热的爱心,很快让整个学校活跃起来。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农村孩子知道了如何上网,如何制作简易课件,学校还建起了网站;学着“哑巴”英语的学生开始真正的英语发音。更令学生高兴的是,如今还有了丰富的第二课堂,学校有了篮球队,成立了文学社,办起了班报,开设了舞蹈班,组建了合唱团,这些以前只有城里学校才有的东西,如今农村的孩子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
“支教老师带来的更大变化,是改变了我们过去落后的教学方法。”万年县湖云中学校长雷小平说。湖云中学与梓埠中学一样,老师严重缺编,而且部分老师素质还相对较差。12名支教老师来到湖云中学后,湖云中学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一名支教生带的初一(2)班更是从上学期的全年级倒数第一升为本学期第一名。许多农村老教师开始向支教老师取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背景新闻:江西师大分别于去年下学期和今年上学期选派了两批共181名优秀大学生深入兴国、万年、余干、广丰等贫困农村中学支教,提高了农村中学的教学水平,丰富了农村中学的第二课堂。
改变孩子的精神世界
学生感悟:“我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竟然有那么大,支教老师帮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余干县瑞洪中学高一(1)班学生刘媛
记者采访:坐在记者面前的刘媛仍带有农村孩子特有的腼腆,但她再也不是那个一见陌生人就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的农村女孩。刘媛清楚地记得,支教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并没有像以前农村老师一样只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他们了解到神奇的网络,美丽的大学,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学生尽管对这些很好奇,但因为腼腆,不敢与老师交流,支教老师又采取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最喜欢晚自习后和支教老师无拘无束地聊天,他们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敢于打开自己封闭的心扉。”瑞洪中学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支教老师第一次和他们晚上进行心理座谈时,只有少数几个胆大的学生会留在教室里和老师谈心,但随着座谈会在学生中影响深入,支教老师很快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越来越多的学生盼望晚上的心理座谈会。一名姓罗的女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一直存在巨大的心理阴影,性格非常内向、自卑。支教老师通过多种方法,终于得知她家里非常穷,父母只让她读完这个学期就不送她上学了。支教老师获悉后,先后两次到她家里,最终说服小罗的父母同意她继续上学。这位姓罗的同学如今开朗活泼多了,她感谢支教老师为她解除了思想上的巨大包袱,让她重新面对一片新的天地。
支教老师通过心理信箱、晚上座谈会等心理咨询,让许多孩子打开了封闭的心扉,孩子对他们的支教老师也变得越来越依恋。第二批支教老师即将离开时,每一名老师都收到很多孩子送给他们的“礼物”。一名学生在给支教老师的信中写道:“老师,您虽然要走了,但您留给我们最好的记忆,让我们永远受益。”
背景新闻:第二批支教队的100名老师,近日向江西师大交上了100本支教日记,每本日记都记录着支教老师与学生交往的真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改变孩子精神世界的心灵鸡汤。
用青春点亮火把
支教体验:“在支教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真实现状,更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愿意成为师大的‘徐本禹’,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播知识,点亮农村孩子心中的那盏灯。”
——江西师大支教生钟海云
记者采访:2004年,放弃读研机会而选择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徐本禹入选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江西师大的支教生说,为我们的农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是徐本禹已经做到的,也是我们“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所有支教队员现在、将来需要去做的。
在瑞洪中学支教了一年的周能寿是江西师大200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下学期将成为江西师大的研究生。支教生按规定一般只要支教一个学期,但周能寿坚持支教了一年。周能寿说:“支教尽管辛苦,但是我真是舍不得那群孩子。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让农村的孩子最终飞上那蔚蓝的天空。”
黄苗是一名学声乐的大学女生,她自愿在偏远、贫穷的梓埠中学呆了大半年。黄苗说:“看到农村的孩子也懂得了音乐,迷上了舞蹈,我精神上得到从没有过的满足,我想这也是学艺术的根本意义所在。”今年考上了研究生的黄苗坚定地说:“研究生毕业后,我愿意用毕生的精力去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用音乐去启迪农村孩子的心灵。”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游海表示:“作为一种尝试,师大的‘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改善了农村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也加强了师范生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师大将把这一工程持续开展下去,并且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支教者的数量,扩大支教者的服务范围,让支教者不仅帮助农村学生,更要服务农村,服务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