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6月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也指出,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今年以来动作频频。5月21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与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签署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川渝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等8个领域。
为了让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建议中医药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的课本里设置中医药科普的课程。
事实上,靠前培养,也一直是好医生集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词。
为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药材种植加工环节视为“第一车间”,让新引进专业人才从基层做起,从种植环节开始熟悉中药材。
这一靠前培养理念,在“蒲公英”计划中可见一斑。“蒲公英”计划,是该集团专门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及培养项目,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能成为未来优秀管理者的应届毕业生。通过集中培训、课堂学习、轮岗实践、导师带教、成长追踪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这个计划的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同学们能扎根基层,就像蒲公英一样,不管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开出美丽的花;二是希望同学们进入医药行业后,多学习医药相关知识,传播医药理念,为中医药发展尽责。”好医生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副总监陈宇透露,从2017年2月开始,该计划已实施7期,覆盖应届毕业生上千人,相关人才输送到该集团各个营销部门及下属13个GMp生产厂。
从川大毕业的韩强,最早接触并受益于“蒲公英”计划。3年来,因为扎根布拖,以专业知识指导附子的种植过程,深度参与产业扶贫,韩强获得好医生集团颁发的优秀人才奖。
值得一提的,还有师带徒制度。针对技能培训,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技能比武大赛,各部门也会组织培训,进行效果转化。
在好医生集团绵阳生产基地工作的马洪就尝到“甜头”。“师带徒的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发展平台,让我在7年时间内就实现从机修人员到车间主任,再到部门负责人的成长过程。”
最初与好医生结缘,马洪还是安县中学的一名高中生,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在厂房里完成高考前的冲刺。当时,好医生将绵阳生产基地刚刚竣工的厂房无偿提供给安县中学和秀水中学的学生复课使用,其绵阳基地二期工程厂房也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临时教室”。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好医生还在全国11所高校设立“好医生奖学金”,奖学金总额达上千万元。
在耿福能看来,不仅要将传统的中医药传承,还应通过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手段、“互联网+”手段的紧密结合,将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升华。
据了解,好医生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苏州大学、大理大学等国内院校展开了现代化临床和科研研究。2018年,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了我国首个“中医药与干细胞研究院”,旨在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找到新的突破口。